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至又雨》
《夏至又雨》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不识皇天意,空怜小麦秋。

眼穿看垤蚁,心苦辨林鸠。

烟火迟方举,云霓湿未收。

腐儒甘饿死,今日为谁愁。

(0)
鉴赏

这首诗《夏至又雨》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至时节连绵不断的雨水给农事带来的困扰与忧虑。

首联“不识皇天意,空怜小麦秋”,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天意的不解,以及对小麦丰收的期盼。小麦是重要的农作物,夏至时节本应是收获的季节,但连日的雨水却让丰收变得遥不可及,诗人对此感到既无奈又惋惜。

颔联“眼穿看垤蚁,心苦辨林鸠”,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他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蚂蚁筑巢,试图从微小的自然现象中寻找一丝希望,而心中则因分辨不出林中的斑鸠是否预示着晴朗天气的到来而感到痛苦。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挣扎。

颈联“烟火迟方举,云霓湿未收”,描述了雨后景象。虽然雨势渐缓,但空气中弥漫的湿气仍未散去,烟火的升起显得更加缓慢。这不仅反映了雨水对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也暗示了雨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尚未消除。

尾联“腐儒甘饿死,今日为谁愁”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下,即使是饱读诗书的学者也甘愿忍受饥饿直至死亡,只为表达对当前困境的深切忧虑。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对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至降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揭示了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深刻矛盾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摸鱼子

问南冠、几年成录,累臣心事凄楚。

明昌大定三生梦,肠断故宫禾黍。词太苦。

且记取、芳华哀怨芜城赋。声声杜宇。

想槁项行吟,山深月黑,低首拜臣甫。燕京路。

秘籍曾寻万户。兰陵偏被谗沮。

千秋野史亭边意,遗恨汗青毫素。新乐府。

旧律吕、双蕖二雁销魂句。倡予和汝。

借小圣清词,张田合曲,同按柘枝舞。

(0)

高阳台.奂庭偶得仕女图一帧,谓与其亡室相似,因借作遗挂,为题此词

薤叶长寒,桐花又发,萧郎独自伤神。

百种凄凉,画帘微雨黄昏。

生绡一幅娉婷影,对银屏、疑梦疑真。

似当年、亲画烟眉,一味含颦。

红闺亦有中郎感,算虎贲略似,型典犹存。

玉雪娇儿,披帷真唤摩敦。

玉台即是凌烟阁,报生前、挽鹿辛勤。

愿渠侬、得似梅花,重返香魂。

(0)

玉楼春·其一

堕鬟不耐胶青刷。珠粉细调云母滑。

两弯生翠小眉山,一寸深红长指甲。

欲眠又起添香鸭。风竹敲寒檐玉戛。

闲愁和雨上心来,味比凤州新酒辣。

(0)

浪淘沙.园林换叶,新绿满庭,晓起坐西轩下,见石榴新叶可玩,漫赋此解

双燕语雕栊。轻雨濛濛。诗人身入碧纱笼。

可有动人春色否,万绿阴中。吹到楝花风。

池水溶溶。庭阴空翠为谁浓。

惟有石榴新叶子,生便绯红。

(0)

寿楼春.闻花间女史诵《樊山集》,戏寄

如春莺娇啼。又风蝉细咽,何处哦诗。

莫是青城花蕊,自书宫词。非曹惠,非文姬。

与女中相如同时。

甚镂月裁云,樊山一集,传诵到红闺。

乐莫乐,心相知。绣平原小像,五色柔丝。

早识扶风都讲,莫如蛾眉。黄紬梦,犹寻伊。

怪月中、青鸾来迟。想写韵楼前,千条绿杨俱向西。

(0)

绮寮怨·其一冬夜

淡月幽窗如画,墨梅横一枝。

四五点、冷蕊疏花,无人处、自照冰池。

霜柯惊飞冻鹊,谁家笛、故学秦女吹。

想弄珠、玉指生寒,蟾辉里、缟袂归去迟。

瘦沈自宽带围。轻裘紫绮,针神几费柔荑。

闷拨垆灰。这情绪、有谁知。

银屏雪儿何在,觅旧谱、自填词。相逢甚时。

明灯照棋局,应有期。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