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潦涨梅润,五月三解桥。
浸淫人尚可,恐汎新插苗。
传闻钱塘湖,闵雨宸虑焦。
玉帛走群望,虎头潭荡摇。
如何千里间,阳阴犹未调。
干戈或底定,丰穰苏瘵凋。
郊居茅茨湿,不过日寂寥。
饥寒自常事,鸡鸣复萧萧。
潢潦涨梅润,五月三解桥。
浸淫人尚可,恐汎新插苗。
传闻钱塘湖,闵雨宸虑焦。
玉帛走群望,虎头潭荡摇。
如何千里间,阳阴犹未调。
干戈或底定,丰穰苏瘵凋。
郊居茅茨湿,不过日寂寥。
饥寒自常事,鸡鸣复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五月时节的自然景象与社会状况。开篇“潢潦涨梅润,五月三解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水充沛,河流泛滥,桥梁被水冲毁的情景。接着“浸淫人尚可,恐汎新插苗”表达了人们在洪水中的生存状态,虽能暂时应对,但担心洪水再次冲毁新种的作物。
“传闻钱塘湖,闵雨宸虑焦”转而提到钱塘湖的情况,皇帝忧虑于连绵不断的降雨。随后“玉帛走群望,虎头潭荡摇”描述了人们向神灵祈求降雨停止的场景,以及洪水对虎头潭的影响。
“如何千里间,阳阴犹未调”则反映了全国范围内的气候不均,阳光与阴雨难以平衡。最后,“干戈或底定,丰穰苏瘵凋”表达了对战争平息、丰收带来生机的期待。尽管“郊居茅茨湿,不过日寂寥”,乡村居民的生活因洪水而困苦,但诗人仍寄希望于未来,认为饥寒是常态,即使鸡鸣声中也透露出一丝希望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南宋时期江南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丰收的渴望,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远山亭亭削苍玉,近山盘盘出平麓。
林生作此最奇绝,白日高堂坐空谷。
谷中出云云上天,深林曲涧回清妍。
绿萝初挂紫岩雨,碧树尽含秋浦烟。
北屯将军旧知己,看画寻幽心独喜。
为卷空间一片云,送君更渡蓝陂水。
蓝陂山前霜叶黄,乱峰刺天如剑铓。
何当尽扫豺虎穴,与子巢云歌凤凰。
骏马玉削蹄八尺,昂藏汗血姿。
星流电掣见精采,鞭勒不施谁许骑。
一朝贡入金门去,五花屹立当前墀。
佩以白玉珂,被之黄金羁。
欲鸣不敢嘶,欲进不敢驰。
和鸾清道肃羽仪,中官执鞚调御之。
君不见南山楸枥大十围,节目皴作蛟鼍皮。
六月其下阴凄凄,风鬃雾鬣相纷披,还忆閒来摩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