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藏曲折,客至不应门。
种竹无多地,分兰却数盆。
禅心初默契,道学更深论。
世路悲流浪,因君一反源。
小房藏曲折,客至不应门。
种竹无多地,分兰却数盆。
禅心初默契,道学更深论。
世路悲流浪,因君一反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谦上人的僧人居住的小屋,环境清幽而深藏不露,客人来访时他并不立即开门迎接。诗人赞赏谦上人种竹不多,但分置的兰花却显得雅致,反映出他的禅心与对道学的深入理解。通过与谦上人的交流,诗人似乎在尘世的纷扰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感叹世事如浮萍,希望能借此回到内心的源头。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生活的清净和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扶桑跃阳彩,海气腾瑶光。
六龙抗斗枢,九帝开云阊。
振衣蹑仙踪,飞辔骖鸾翔。
仰身操天瓢,手勺沆瀣浆。
朝嬉太乙馆,夕憩玉女堂。
驰情览八极,纵目穷遐荒。
环运无恒存,逝代多隐伤。
回旌拂九曜,捷步登文昌。
进谋芝盖侧,待问紫玉房。
群灵赠大药,诸御传神方。
无惜一粒分,遂令民寿康。
花自含仁絮自飞,春风着物本何私。
秪应鶗鴂中宵起,不尽芳兰九畹滋。
江月有情千里共,湘流无恙此心知。
瑞莲池上题诗在,总是诸生去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