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十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十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因破竹为契,使寺》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馀。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0)
注释
欺谩:欺诈。
俗:风气。
契繻:契约文书。
南山:指代某个具体的山。
置符:放置凭证。
辨:分辨。
淄渑:比喻清浊之水。
皎:明亮。
鹤:白鹤。
凫:野鸭。
谢此:告别这种做法。
符有无:是否有凭证。
汲水人:打水的人。
智出符之馀:智谋超过凭证的规定。
防:防范。
竟无及:最终来不及。
长吁:深深的叹息。
翻译
欺诈长久成为风气,连关市交易都设有契约文书。
谁能想到在南山脚下,打水也要放置凭证。
古人分辨清浊之水,明辨如鹤与鸭的区别。
如今我已告别这种繁琐,只看是否有这些凭证。
常常担心打水的人,智谋超过凭证的要求。
过多的防范最终还是来不及,只能无奈地叹息放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幽默诙谐的一面。诗中开篇“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两句,指出世间虚伪成风气,人们在关市之间以契约维系,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和批判。

接着,“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表明诗人自己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做法,即使是在取水这样平常的事情上,也要留下自己的印记。在这里,“南山下”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构或隐喻的地方。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一句,通过对比古人辨识水质的高明和鹤、凫等鸟类之美丽,以此来形容自己的取水行为是有选择也有标准的。诗中的“淄渑”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水。

“我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做法已经心生厌倦,只在乎是否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即所谓的“符”。

最后,“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馀。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几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即那些取水的人或许比自己更聪明,更擅长留下印记;而自己的防范却往往不够,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发出叹息。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苏轼机智幽默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人行为的一种深刻观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城北散步四首·其四

客魏旧遗孽,生祠今作廛。

羹鱼贪近水,生菜不论钱。

境僻薄车垢,林深养灶烟。

结庐容小隐,不敢望前贤。

(0)

春尽和郭三果园三首·其一

芳树成阴紫陌尘,蹈青归去不胜春。

新巢燕子忙于客,细水鱼苗解避人。

病酒不时寻梦去,惜花常恐与秋邻。

閒云野鹤清癯相,珍重诗篇莫等身。

(0)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其一

荒址迷楼问有无,不曾馀烬拾江都。

可怜今夜邗沟月,犹照琼花玉蕊枯。

(0)

舟行

灯昏月黑川途悬,遥传犬吠稀人烟。

眼花倒走岸旁树,欲落不落星在天。

人生进取勿可恃,苍蝇附骥亦千里。

云何浮沉付刳木,不鉴止水鉴流水。

水能载舟水覆舟,见危于盛明于忧。

载舟覆舟一间耳,不如徒踪淩沧洲。

鱼龙夜啸海童泣,环瀛如盎天如笠。

黑风捲日天外来,百幅洪涛猝僵立。

吁嗟神禹椎鸿蒙,决荡万变天无功。

横江击楫崖山舰,涉川忠信谁与同。

(0)

閒中

閒看斜阳度寄寮,每缘诗句写幽寥。

游丝绊缕轻捎蝶,细草如绒稳卧猫。

秋气静时风片片,晚凉深处木萧萧。

小山丛桂经年发,肯赴淮南隐士招。

(0)

烟柳

万缕千条绾别情,旧愁新怨不分明。

登楼隔断离人眼,短送天涯路一程。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