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朱锡圭》
《寄朱锡圭》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梦泽吞楚大,闽山厄海丛。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0)
注释
古木:古树。
旷野:空旷的原野。
梦泽:楚地有云、梦二泽,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今洞庭湖一带。
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
翻译
和谁一起漂泊,向来都是在古树中。
在长江一带人们常月下垂钓,空旷的原野火点燃了风。
江南一带吞掉了楚国的一大片,闽山在大海从中。
这时的帆船已经在水底了,波涛传达了屈原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充满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山水景色来表达自己的豪放情怀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远泊与谁同,来从古木中”两句,以“远泊”开篇,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里的“古木”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深长,而“我”与之同在,则表明诗人与自然化为一体,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两句,更是将这种超脱的情怀推到了极致。“长江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而“钓月”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旷野火烧风”则是一幅壮丽的画面,用以形容自然界的力量和激情。

“梦泽吞楚大,闽山阨海丛”两句,通过“梦泽”和“闽山阨海”的描写,再次强化了诗人心中那种超越时空、融入自然的豪迈情怀。“吞”和“阨”字用得十分传神,表现出一种无边界的广阔。

最后,“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的两句,则是对前述意境的进一步推进。在这里,“樯底水”与“涛起屈原通”相结合,不仅画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水景,更象征着诗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超脱尘世束缚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的情谊交流。这样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唐代文学中豪放派诗风的一种典型特征。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灵上人丐盐求颂

熬炼渠经几度难,炎炎炉鞴里头看。

可中皓色从来莹,直下沧溟吸得乾。

力展家风排淡薄,妙将滋味破辛酸。

道人意满期归也,雪拥茅檐不觉寒。

(0)

十月朔与法上人南谷行·其二

一筇双屦征具简,幽讨胜友宾栖深。

与公半夜丘壑语,慰我平生麋鹿心。

倒榻雅成山水梦,落泉寒作丝桐音。

归欤城寺禅肤粟,定是流想来家林。

(0)

谢通讲师五偈·其五

乞食因循答教迟,想能心照未相疑。

三年约友共连璧,千里同风那隔丝。

鞭笋嫩黄出泥土,槿华寒紫裹藩篱。

雨驱暑去晚明霁,来雁门头字脚垂。

(0)

齐上人发心知罗汉堂求颂

修结僧缘清净因,青油白茗与乌薪。

庞眉五百圣尊者,行脚一千吾上人。

云屋芳姿开菡萏,地炉煖气卧麒麟。

睡魔不至蒲禅稳,自照光明默默神。

(0)

仙上人出丐求颂

缀钵持来勇入廛,家家行结胜因缘。

三千界重慈悲佛,五百生称忍辱仙。

芳濯丛林春冉冉,明随流水月娟娟。

饱参事与千僧供,洗足蒲团枯木禅。

(0)

与辅禅人

方游捋遍虎髭须,空劫壶中探有无。

风月满头功未转,江山入骨病难扶。

针投芥粒机非爽,弦续鸾胶道不枯。

归去丛林看仪羽,丹山出处九包雏。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