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新妇春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田家夜舂》描绘了一幅乡村夜晚的生活场景。诗中,新妇独自在春寒料峭的夜晚迟迟未眠,因为外面下起了雨,茅屋内显得更加清冷。她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不时叮嘱啼哭的孩子安静下来,因为她知道明天路上的行者需要早炊,暗示着家中需要准备充足的粮食。
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农妇的辛劳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同时也透露出农村生活的朴素与和谐。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明朝田园诗的特色。
秋暑不可耐,几思泛中川。
晚来兴有适,溪船偶及门。
凉月才上弦,平潮可黄昏。
倚楫纵所知,卧看龙泉山。
长虹跨空阔,过之凛生寒。
坐稳兴益佳,夜气方漫漫。
草虫鸣东西,飞乌相与还。
仰头数明星,垂手摇碧澜。
坐客惜此景,不及携清樽。
无酒要不恶,徜徉足幽欢。
幽欢有何好,叩舷澹无言。
望郎三度到长安,垂上青云作好官。
暂向江东一澄按,却归径著侍臣冠。
江夏无双第一人,清明久矣动簪绅。
心平气劲无偏党,好在皇朝作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