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
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
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
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
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
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
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
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
此诗描绘了一番幽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开篇“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两句,通过对过往种菊的情形进行追问,点出了诗人对于某个地方或某段时光的怀念之情。接下来的“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则描绘了一幅花开在荒废的竹篱旁边,而园中并没有繁茂的花丛,这是对往昔美好的回忆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一种写照。
“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这两句诗,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景,秋天的薄雾与清晨星辰下的露珠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淡远和宁静。紧接着,“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则通过对流动水影和花香在微风中传播的描绘,加深了这种幽美与清新的意境。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表明诗人是在饮酒之余,对陶渊明(陶令)产生了一种惭愧之情,同时也在用诗歌作为回复友人的方式。最后,“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则是对早晨时分,花朵绽放的场景进行描写,以及诗人自述正在某座宫殿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淡泊宁静、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