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人意共昏昏,飘掷繁霙助客樽。
正会笙歌开醉目,忽惊珠玉得嘉言。
已凌衰鬓争霜采,更拂妖颜上粉痕。
东阁有贤才调雅,愧无优礼绍公孙。
天和人意共昏昏,飘掷繁霙助客樽。
正会笙歌开醉目,忽惊珠玉得嘉言。
已凌衰鬓争霜采,更拂妖颜上粉痕。
东阁有贤才调雅,愧无优礼绍公孙。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次韵再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中的景象与心境,展现了其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才华之士的敬仰。
首联“天和人意共昏昏,飘掷繁霙助客樽”描绘了宴会开始时的氛围,天空与人心都显得沉郁而昏暗,雪花纷飞,增添了几分宴饮的气氛。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宴会的热烈与情感的深厚。
颔联“正会笙歌开醉目,忽惊珠玉得嘉言”则转而描写宴会中的音乐与交谈。笙歌响起,乐声悦耳,令人心醉;而在此时,又突然听到了智者深邃的言论,如同珠玉落地,令人惊喜不已。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音乐与言语在宴会中的不同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智慧与艺术的双重欣赏。
颈联“已凌衰鬓争霜采,更拂妖颜上粉痕”则是对宴会中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以“衰鬓”与“霜采”、“妖颜”与“粉痕”的对比,既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宴会中人物风姿的赞赏。
尾联“东阁有贤才调雅,愧无优礼绍公孙”表达了诗人对宴会主人的敬佩之情。他提到东阁中聚集了才华横溢的贤士,自己却感到惭愧,无法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与礼遇。这不仅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人才的重视与敬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与智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才的尊重与敬仰。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翩翩画戟对春光,命客重登千仞冈。
坐上行人倾别酒,花前小雨伴啼妆。
雪肤不为轻寒瘦,玉骨何如昨夜香。
丽句竞传新乐府,谁誇何逊在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