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行将晚,沧江流正深。
风声动地至,云物接天阴。
牢落孤舟梦,飞腾故国心。
今宵何处泊,莫近有猿吟。
白日行将晚,沧江流正深。
风声动地至,云物接天阴。
牢落孤舟梦,飞腾故国心。
今宵何处泊,莫近有猿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江上,遭遇风暴时的内心感受与所见景象。首句“白日行将晚”点明时间,暗示一天即将结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沧江流正深”则以“沧江”这一意象,渲染出江水的深邃与辽阔,仿佛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广阔思绪。
“风声动地至,云物接天阴”两句,通过强烈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风暴来临的震撼场景。风声呼啸,似乎要撼动大地;乌云密布,与天空相连,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这种壮丽而略带恐怖的自然景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也反映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渺小感和敬畏之情。
“牢落孤舟梦,飞腾故国心”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在风暴中,孤舟飘摇,象征着个人命运的无助与漂泊。同时,“飞腾故国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即使身处险境,心中仍怀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两句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今宵何处泊,莫近有猿吟”以疑问句式收尾,既是对风暴中寻找避风港的担忧,也是对未知命运的忧虑。同时,诗人借“猿吟”这一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的生灵也在遭受风暴的侵袭,增添了诗歌的悲凉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暴来临前后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挑战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琴高游会稽,灵变竟不还。
不还有长意,长意希童颜。
身识本烂熳,光曜不可攀。
方验参同契,金灶炼神丹。
顿舍心知爱,永却平生欢。
玉牒裁可卷,珠蕊不盈箪。
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
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鸾。
东南云雾,向何处投竿,且还拥絮。岸帻临江浦。
久人倦空斋,书抛花屿。
过日无聊,敢浪说、扬雄油素。
赖消愁、研涤琉璃,自写羊城佳句。
岁时迁,风景暮,想借庑焦林,马樱开处。
觞咏花间路。空惆怅而今,文通别赋。
布帽蒙头,恐负却、欧阳知遇。
但梦绕、长乐钟声,三匝龙楼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