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袅袅十里香。

朝行曳杖青牛岭,寒泉咽咽千山静。

君勿笑老僧,耳聋唤不闻,百年俱是可怜人。

明朝且复城中去,白云却在题诗处。

(0)
注释
暮归:傍晚归来。
沙河塘:地名,可能是一个河边的村庄或集市。
炉烟袅袅:炊烟升起的样子。
十里香:形容香气飘散得很远。
朝行:早晨行走。
曳杖:拄杖而行。
青牛岭:地名,可能是一座有青牛出没的山岭。
寒泉咽咽:形容泉水清凉且流淌声低沉。
千山静:千山万壑一片寂静。
老僧:年老的僧人。
耳聋:听觉丧失。
唤不闻:听不见呼唤。
可怜人:值得同情的人。
明朝:明天。
城中:城市中。
白云:象征超脱尘世。
题诗处:指诗人曾经题诗的地方。
翻译
傍晚时分我骑马归来,经过沙河塘,炊烟袅袅,香气弥漫十里。
早晨我拄杖走过青牛岭,山泉潺潺,千山寂静无声。
你不要笑话老僧,我耳朵聋了听不见,我们都是百年孤独的人。
明天我又要进城去了,那时白云还在那题诗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日常生活和他对世事的感悟。首句“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袅袅十里香”写出了晚上返回寺庙时的情景,通过“炉烟袅袅”的形象,可以想象到老僧在寒冷中点燃柴火取暖的场景,并且这股烟气飘散了十里之远,带着一丝温暖的香味。

接着,“朝行曳杖青牛岭,寒泉咽咽千山静”则是早晨老僧出门的情形,他手持拐杖在清晨的冷风中缓慢前行,背景是一片宁静的山谷和流淌不息的寒泉。

“君勿笑老僧,耳聋唤不闻,百年俱是可怜人”这几句表达了老僧对世俗之人的看法,他似乎在告诫读者不要轻易嘲笑他这种宁静的生活,因为即便是耳朵失聪,也无法听见外界的喧嚣,而世间万象不过百年,终究都是可悲可叹的人生。

最后,“明朝且复城中去,白云却在题诗处”则预示着老僧对未来某一天再次返回城市的期待,同时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和诗意生活的留恋。这“白云却在题诗处”也许暗指老僧希望自己能在这片宁静中留下一些诗篇,以此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老僧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自得其乐的高洁生活。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驻跸避暑山庄作

中外而今果一家,止戈奉朔迈流沙。

两临先是曾施惠,大赉兹番永定遐。

云馆桂芳秋正半,山田黍熟岁云嘉。

勤民继武愿俱惬,惟日孜孜敬益加。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四十六戈

离为象羲卦,兑贡纪周年。

明耀霜华刃,森开雪色鋋。

康成入室里,句践牧驹前。

三舍撝能返,雄心贯日边。

(0)

玉泉雨霁

玉带桥西接玉河,讨源因至玉泉阿。

无端霞意拖红绮,不尽晴光染翠螺。

膏泽虽沾多益善,望心曷极得毋过。

自怜水碧山青里,放眼舒眉会几多。

(0)

再题千尺雪

洒然茶舍俯流泉,茗碗筠垆映碧鲜。

陆羽陶成聊韵事,个人合是个中仙。

(0)

春夕白涧行宫作

广甸诸籁静,澹荡春宵清。

春云时聚散,隐现春月明。

别馆时停骖,即事多怡情。

宴息戒怀居,书史供研精。

妙理资探微,景行在躬行。

(0)

诣畅春园问安后遂至万寿山即景杂咏·其四

镇波金牸饮溪流,镜影新开一放舟。

耕织图边恰舣岸,从人漫拟女和牛。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