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自嶙峋水自潺,登临疑是虎丘山。
蛩吟衰草埋冰骨,花笑孤坟伴玉颜。
铜雀旧怜春暗锁,泉台新恨夜长关。
絮觞浇祝如容见,挟取仙真带月还。
石自嶙峋水自潺,登临疑是虎丘山。
蛩吟衰草埋冰骨,花笑孤坟伴玉颜。
铜雀旧怜春暗锁,泉台新恨夜长关。
絮觞浇祝如容见,挟取仙真带月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首句“石自嶙峋水自潺”以静谧的山水起笔,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静谧的世界。接着,“登临疑是虎丘山”一句,将地点指向了著名的虎丘山,暗示着这里曾发生过或承载着某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蛩吟衰草埋冰骨,花笑孤坟伴玉颜”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色彩。蟋蟀的哀鸣与衰败的草木,共同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而花朵的微笑与孤零零的坟墓,则映照出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生命的哀思。
“铜雀旧怜春暗锁,泉台新恨夜长关”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铜雀台的旧日之恋,暗含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泉台(指阴间)的新恨,则表达了对失去的痛苦与遗憾。这两句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相融合,使得整首诗的内涵更加丰富。
最后,“絮觞浇祝如容见,挟取仙真带月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之人的思念与渴望相见的心愿。通过祭奠与想象中的重逢,寄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整首诗在哀而不伤的情感中,流露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