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参岭路,千亩动春耕。
不复红鹅下,空馀碧涧横。
佛扃穿缥缈,仙驭锁峥嵘。
道释分殊境,篮舆许我行。
万松参岭路,千亩动春耕。
不复红鹅下,空馀碧涧横。
佛扃穿缥缈,仙驭锁峥嵘。
道释分殊境,篮舆许我行。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鹅湖出发时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以“万松参岭路,千亩动春耕”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山岭间松树与道路相映成趣,以及春日里农耕活动的繁忙景象。接着,“不复红鹅下,空馀碧涧横”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既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佛寺与仙界的神秘景象,“佛扃穿缥缈,仙驭锁峥嵘”,通过“缥缈”和“峥嵘”的描绘,展现出这些地方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道释分殊境,篮舆许我行”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宗教境界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他愿意探索和体验这些独特环境的开放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和谐,还蕴含了对宗教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山口挂残月,树色晓青苍。
登危陟层坂,历险凌崇冈。
力衰五步歇,仆夫相扶将。
下瞰同旅人,伛偻行趋跄。
顾余头白翁,驱策游何方。
故人有黄子,绾绶宰江乡。
畴昔枉尺书,走使过洺漳。
温语慰衰朽,冰雪洒肝肠。
吾里值岁俭,尽室无宿粮。
老妻裙不完,稚子充糟糠。
苦被八口累,奔迫道阻长。
黄子敦古处,不与俗士行。
车笠有前期,久要应不忘。
局促返旧居,鸡犬共一轩。
缩头床下雨,眯眼灶中燔。
南风怪事发,正当子夜前。
排墙得生命,再拜告九圆。
臣年已五十,否极不终还。
发言多冒人,举足辄违天。
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
莫言茅屋陋,宾客非等闲。
鬼目不相瞷,而逊华堂坚。
其理不可解,辨说空田田。
昨者刘伯绳,为我不安眠。
仆本方外人,岂终保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