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茅茨傍小溪,粼粼白石护渔矶。
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竹里茅茨傍小溪,粼粼白石护渔矶。
想应日日来垂钓,石上蓑衣不带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渔隐图景。诗人游次公以"竹里茅茨"起笔,暗示了渔夫居住在环境清幽的竹林茅舍之中,紧邻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的"粼粼白石"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动色彩,还特意提及"护渔矶",体现出这里适宜垂钓的生活气息。
接下来,诗人想象渔夫每日在此垂钓,享受着闲适的生活。他推测渔夫如此沉浸于钓鱼的乐趣中,以至于"石上蓑衣不带归",即连蓑衣都忘记带回,足见其心境的悠然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渔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以及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
十日庐山游,蔬肠作雷鸣。
对食有长铗,论文无曲生。
清净似斋戒,迟留欲修行。
翩翩佳公子,怜我厌藜羹。
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
姜新微带糟,鲊美香流罂。
今宵羊踏园,魂梦定须惊。
回首白莲社,姑作陶渊明。
吴山苍苍烟霭横,皇都日日春风生。
利涂捷径走轮毂,古道荆棘惟君行。
吴江洪涛拍天汹,万楫千帆日相踵。
六鳌入钓犹不归,急流知退惟君勇。
斜川胜事今临川,锦袍风月追谪仙。
芋魁豆饭吾亦有,脱屣有愧君翩然。
我辈情钟惜离索,为国惜贤情更恶。
江头送别春尚寒,回首冥鸿已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