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数顷地,旧是帝王宫。
复道清波没,妆台碧藓空。
王侯混丧狗,臣庶议从龙。
莫谩歌禾黍,山河涕泪中。
西门数顷地,旧是帝王宫。
复道清波没,妆台碧藓空。
王侯混丧狗,臣庶议从龙。
莫谩歌禾黍,山河涕泪中。
这首诗名为《行宋宫故基》,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对废弃的宋朝皇宫遗址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
首句“西门数顷地,旧是帝王宫”,开篇点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昔日皇宫的广阔与辉煌,暗示了其曾经作为帝王居所的历史地位。接着,“复道清波没,妆台碧藓空”两句,通过描述宫殿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昔日的复道已消失在清波之中,妆台则被碧绿的苔藓覆盖,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景象。
“王侯混丧狗,臣庶议从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的沧桑与权力的更迭表现得淋漓尽致。“王侯混丧狗”可能暗指贵族阶层的衰落,“臣庶议从龙”则可能象征着民众对于新政权的接纳与追随。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进程中权力中心的转移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
最后,“莫谩歌禾黍,山河涕泪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过往的哀思。诗人劝告人们不要仅以歌颂禾黍(古代常用来比喻国家或民族)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而应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悲痛。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洞察,也寄托了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反思,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怀玉之山玉为峰,四面尽削金芙蓉。
东风破碎瀑布落,有潭十八龙为宅。
山头草堂开者谁,斩木通道余心悲。
白猿啸雨岩竹裂,石路上天风树吹。
我闻龙乃变化物,群然卧此龙何为。
胡不滂沱惠下土,一洗四海无旌旗。
黄云横天海气恶,前飞鹙鸧后叫鹤。
阴风夜撼医无闾,晓来雪片如手落。
中丞按辔东视师,躬历崄隘挥熊貔。
巳严号令偃鼓角,更扫日月开旌旗。
椎牛李牧将士跃,射虎李广匈奴知。
屯田金城古不谬,卖剑渤海今其时。
塞门萧萧风马鸣,长城雪残春草生。
低飞鸿雁胡沙静,远遁鲸鲵瀚海清。
不观小范擒戎日,谁信胸中十万兵。
北风飒飒吹丹穴,幽篁梧树寒萧屑,孤凤威垂眼流血。
兰阳丘公昨谢世,使我杯乾巳数月。
出门骑马向谁适,世事悠悠忍能说。
薄俗跄趋始为敬,老夫平生性懒拙。
后生讥讪转多口,白璧青蝇从点缺。
宋门汪隆颇好事,见我握手肝肺热。
近亦客死临清州,北望伤心路途绝。
可怜亲友日零散,老成耆旧灰烬灭。
不争汝曹灰烬灭,又值天寒地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