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叹西湖境未殊,向来人物有还无。
红蕖绿竹浑相得,明月清风亦不孤。
每叹西湖境未殊,向来人物有还无。
红蕖绿竹浑相得,明月清风亦不孤。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西湖风光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汪莘的《夏日西湖闲居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西湖美丽景致的怀念和欣赏,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感悟。
“每叹西湖境未殊”表明诗人对于西湖的风光仍然赞叹不已,感觉到其美丽如故,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接下来的“向来人物有还无”,则是说过去与现在相比,来往于此的人物或多或少,有些已经不再出现,这里蕴含着一丝时光流转中人事变迁的感慨。
然而即便如此,“红蕖绿竹浑相得”描绘的是西湖边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色彩斑斓,形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卷。这里的“红蕖”指的是荷花,而“绿竹”则是湖畔常见的竹子,它们在夏日里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西湖特有的生态景观。
最后,“明月清风亦不孤”,诗人通过对明亮月光和清新的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即便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月光和清风也让诗人感觉不到孤独,因为它们像是大自然赋予的伴侣。
总体而言,这几句诗不仅展示了西湖夏日的美丽景色,也透露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修真万缘撇。心地下、功夫要刚烈。育愚拙。
放四大、自在安闲不惙。志如铁。
强斩马猿双足折,罢颠劣、都收归寂灭。
八关六腑三宫,总和畅,万神悦。
龟息玄通无间,得澄湛子母,团圆交结。两情泄。
显阳体、炼就飞行时节。意冰洁。
造化真空归物外,无为道、圆成还若缺。
放开性月辉辉,贯乾坤彻。
无限神光常围簇。瑞霭祥云盈满目。
青鸾赤凤舞仙宫。不投尘世栖凡竹。性珠明九曲。
静中炼金并炼玉。做生涯、坐观浮世,几度黄河绿。
天女天男天衣禄。仙语仙言仙禀覆。
谢天谢地谢神祗,免教玉性拖泥漉。圣真常照烛。
不亏功行丹渐熟。透晴空、太玄之外,无宠还无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