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开篇“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两句,通过对园宅和水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于自然之中的意境。“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则表达了诗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享受清净自得的悠闲时光。
接着,“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两句中,诗人将水和竹比作知己和导师,体现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以及从中获得的心灵滋养。最后,“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于寻找知音的淡然。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体现了白居易倡导的“为人诵者宜为之”的诗歌观念。
宿雨初晴。看茸茸细草,绿遍空庭。
飞花萦远思,啼鸟弄新声。春易老、意堪惊。
屈指近清明。更与谁、题诗曲沼,沽酒江城。
夜阑风露伶俜。对一天星斗,离思怦怦。
影寒花露重,酒薄不胜情。云澹荡、夜凄清。
寂寞已三更。疏帘外、海棠月澹,杨柳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