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临野戍,闲蹑翠云坪。
金鼓联双舸,江山杳一程。
烧延虹影烂,滩浅石牙横。
春意三农足,边陲幸寝兵。
日斜临野戍,闲蹑翠云坪。
金鼓联双舸,江山杳一程。
烧延虹影烂,滩浅石牙横。
春意三农足,边陲幸寝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至铜鼓寨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日斜临野戍”,以夕阳西下,照耀着野外的戍堡,营造出一种苍茫而静谧的景象。接着,“闲蹑翠云坪”一句,通过“闲”字,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而“翠云坪”则暗示了这片土地的青翠与广阔。
“金鼓联双舸,江山杳一程”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将金光闪闪的战鼓与航行的船只并置,与辽阔的江山形成对比,既展现了战争的痕迹,也暗示了和平的愿景。此处“一程”二字,不仅指路程,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烧延虹影烂,滩浅石牙横”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映照下的山川景色,红霞与彩虹交织,美不胜收;而“滩浅石牙横”则勾勒出河流边的自然景观,石头裸露,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最后,“春意三农足,边陲幸寝兵”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与珍惜。春天的气息充盈大地,农事繁忙,一片生机勃勃;而边疆地区得以安宁,不再有战争的侵扰,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情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