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何年凿地灵,四围山色染衣青。
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
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
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
鬼斧何年凿地灵,四围山色染衣青。
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
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
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雁宕山的体验与感受。首句“鬼斧何年凿地灵”以夸张的手法,赞美雁宕山的自然奇景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蕴含着无穷的灵气。接着“四围山色染衣青”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四周群山环绕,山色如洗,仿佛将人的衣物也染上了青翠之色,展现出山色的生机与活力。
“乍登绝巘心犹怯,刚脱尘踪眼倍醒”,写出了作者初登高山时内心的紧张与敬畏,以及脱离尘世的束缚后,心灵得到的解放与觉醒。这种对比,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
“花卉一屏初灼灼,风尘双鬓未星星”,通过对比花卉的鲜艳与自己的双鬓尚未斑白,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兹游足慰平生愿,醉倚禅床月满庭”两句,总结了这次旅行的意义,不仅满足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追求,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倚靠禅床,月光洒满庭院,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宕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对生活美好与宁静的向往。
纯阴十月晚,劲气肃群骄。
惟有乔松在,长看积雪消。
生贤禀真性,特立冠当朝。
早岁初成赋,群雄已失标。
治才精破竹,廷论壮生飚。
博士皆推贾,宣皇重试萧。
周旋穷政体,出入解心焦。
九列高称冠,三台岂足超。
论功归颍霸,举相待虞姚。
骥骋经新卧,弓强发久鞦。
百年时节在,四海众心翘。
当见飞中使,赍金赐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