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山绕暨阳,兹山偏似马鞍装。
六朝青色迷征骑,孤岫彤云压战场。
怪石悬崖双□稳,垂虹映涧一鞭长。
天然点缀非雕镂,枫叶凝红竹衬黄。
三十三山绕暨阳,兹山偏似马鞍装。
六朝青色迷征骑,孤岫彤云压战场。
怪石悬崖双□稳,垂虹映涧一鞭长。
天然点缀非雕镂,枫叶凝红竹衬黄。
《马鞍山》是清代诗人何彦升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此诗以马鞍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历史之沉。
首联“三十三山绕暨阳,兹山偏似马鞍装”,开篇即以磅礴之势勾勒出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点明了马鞍山的独特形状,如同马鞍般挺拔,既显其地理特征,又寓含着一种动态之美。
颔联“六朝青色迷征骑,孤岫彤云压战场”,进一步渲染了马鞍山的历史氛围。六朝时期,这片土地上曾有过无数的征战与风云变幻,青色的山峦仿佛见证了那些远去的岁月,而孤峭的山峰与彤云密布的天空,则营造出一种肃穆与苍凉的战场氛围,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颈联“怪石悬崖双□稳,垂虹映涧一鞭长”,转而聚焦于山中奇景。怪石嶙峋,悬崖峭壁,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山间瀑布如彩虹般倒映在溪涧之中,更添了几分灵动与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石与水流的和谐共生,也暗喻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
尾联“天然点缀非雕镂,枫叶凝红竹衬黄”收束全诗,强调了马鞍山之美在于其自然天成,而非人为雕琢。枫叶的红与竹子的黄,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也寓意着自然界的丰富与多彩。整首诗通过对马鞍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林生老立专门学,金石遗文卷盈握。
曾经从宦走长安,断碣残碑藓亲剥。
昭陵迹废补亡阙,磨石山高穿硌确。
冰霜裂面虎豹嗥,沙砾堆中拾完璞。
摩挲铜狄自何年,万栋灰飞片瓦全。
为按黄图考宫殿,始知地是汉甘泉。
底平面正规而圜,肖形似镜还如钱。
其高半寸径三寸,旁具轮郭中不穿。
土花蚀后文留识,上有长生未央字。
龙拿凤攫结撰奇,肉厚肌疏形体异。
与人作砚不中用,抱质如初无变置。
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
巧多滋伪朴者真,此瓦人间盖无二。
岂同冰井香姜阁,埏埴纷纷托疑似。
劝生勿更加砻磨,本色须教存古意。
生颔此语索我诗,我诗质直无姱辞。
请烦拓致数十本,遍乞羊何共和之。
或恐流传落人口,陶甄又复成今手。
《甘泉汉瓦歌为侯官林同人赋》【清·查慎行】林生老立专门学,金石遗文卷盈握。曾经从宦走长安,断碣残碑藓亲剥。昭陵迹废补亡阙,磨石山高穿硌确。冰霜裂面虎豹嗥,沙砾堆中拾完璞。摩挲铜狄自何年,万栋灰飞片瓦全。为按黄图考宫殿,始知地是汉甘泉。底平面正规而圜,肖形似镜还如钱。其高半寸径三寸,旁具轮郭中不穿。土花蚀后文留识,上有长生未央字。龙拿凤攫结撰奇,肉厚肌疏形体异。与人作砚不中用,抱质如初无变置。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巧多滋伪朴者真,此瓦人间盖无二。岂同冰井香姜阁,埏埴纷纷托疑似。劝生勿更加砻磨,本色须教存古意。生颔此语索我诗,我诗质直无姱辞。请烦拓致数十本,遍乞羊何共和之。或恐流传落人口,陶甄又复成今手。
https://shici.929r.com/shici/LpvW2wl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