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马鞍山》
《马鞍山》全文
清 / 何彦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十三山绕暨阳,兹山偏似马鞍装。

六朝青色迷征骑,孤岫彤云压战场。

怪石悬崖双□稳,垂虹映涧一鞭长。

天然点缀非雕镂,枫叶凝红竹衬黄。

(0)
鉴赏

《马鞍山》是清代诗人何彦升所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此诗以马鞍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历史之沉。

首联“三十三山绕暨阳,兹山偏似马鞍装”,开篇即以磅礴之势勾勒出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象,点明了马鞍山的独特形状,如同马鞍般挺拔,既显其地理特征,又寓含着一种动态之美。

颔联“六朝青色迷征骑,孤岫彤云压战场”,进一步渲染了马鞍山的历史氛围。六朝时期,这片土地上曾有过无数的征战与风云变幻,青色的山峦仿佛见证了那些远去的岁月,而孤峭的山峰与彤云密布的天空,则营造出一种肃穆与苍凉的战场氛围,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颈联“怪石悬崖双□稳,垂虹映涧一鞭长”,转而聚焦于山中奇景。怪石嶙峋,悬崖峭壁,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山间瀑布如彩虹般倒映在溪涧之中,更添了几分灵动与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石与水流的和谐共生,也暗喻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

尾联“天然点缀非雕镂,枫叶凝红竹衬黄”收束全诗,强调了马鞍山之美在于其自然天成,而非人为雕琢。枫叶的红与竹子的黄,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层次,也寓意着自然界的丰富与多彩。整首诗通过对马鞍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何彦升
朝代:清

原名彦谷,字秋辇,栻子。光绪己丑副贡,官至新疆巡抚。邑志传政绩。
猜你喜欢

望夫石

山上白云影娟娟,山下水流声溅溅。

有情云逐无情水,一去人间不复还。

将身冻合水云汁,朝朝暮暮山头立。

明月常明白日白,岭猿为尔啼于悒。

(0)

浣溪沙·其一

薄醉柔欢夜渐温,九城春色晕眉痕,一回凝顾一销魂。

小语泥人矜旖旎,遐思摇梦共殷勤,兰花院落几晨昏。

(0)

西湖柳枝词·其二

斗尽纤腰一两枝,水仙王庙日斜时。

青青不许游人折,细叶如颦更泥谁。

(0)

甘泉汉瓦歌为侯官林同人赋

林生老立专门学,金石遗文卷盈握。

曾经从宦走长安,断碣残碑藓亲剥。

昭陵迹废补亡阙,磨石山高穿硌确。

冰霜裂面虎豹嗥,沙砾堆中拾完璞。

摩挲铜狄自何年,万栋灰飞片瓦全。

为按黄图考宫殿,始知地是汉甘泉。

底平面正规而圜,肖形似镜还如钱。

其高半寸径三寸,旁具轮郭中不穿。

土花蚀后文留识,上有长生未央字。

龙拿凤攫结撰奇,肉厚肌疏形体异。

与人作砚不中用,抱质如初无变置。

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

巧多滋伪朴者真,此瓦人间盖无二。

岂同冰井香姜阁,埏埴纷纷托疑似。

劝生勿更加砻磨,本色须教存古意。

生颔此语索我诗,我诗质直无姱辞。

请烦拓致数十本,遍乞羊何共和之。

或恐流传落人口,陶甄又复成今手。

(0)

署楼寓目

长林修竹晚萧萧,徙倚栏杆纵目遥。

落日远衔双塔顶,白云横截半山腰。

人盘叠嶂开樵径,江锁浮船作渡桥。

秋色连天看不尽,间来收拾付诗瓢。

(0)

虎丘·其一

云艇松龛阅岁时,廿年踪迹鸟鱼知。

春风再扫生公石,落照仍衔短簿祠。

雨后万松全遝匝,云中双塔半迷离。

夕佳亭上凭阑处,红叶青山绕梦思。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