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知府挽诗三首·其三》
《吴知府挽诗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宝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千里频年别,人来数寄书。

旧题红叶处,犹记白头初。

薤露危如此,庭兰赋有馀。

摩挲东望眼,归泣向吾庐。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为吴知府所作的挽诗第三首,表达了对故友离世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回忆与吴知府长期分离,书信频繁交流的往事,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旧题红叶处"暗示他们曾共同度过一段时光,或许是在秋天的红叶下留下了彼此的诗词题跋,"犹记白头初"则描绘了他们相识之初的情景,即使岁月流转,两鬓斑白,那段记忆依然清晰。

诗中提到的"薤露危如此"引用了古人感叹人生短促的典故,以薤露比喻吴知府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表达出对友人命运的忧虑。"庭兰赋有馀"则是借兰花的高洁品质,寄托对吴知府人格的赞美和对其才华的怀念。

最后两句"摩挲东望眼,归泣向吾庐"描绘了诗人自己面对吴知府离去时的悲痛心情,他抚摸着东望的目光,满含泪水地回到自己的居所,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失去知音的孤独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释宝昙
朝代:宋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赵次珊馆长重葺舫斋用朱椒堂韵自述属和·其一

议兵尺籍亦空虚,莫愧荆卿剑术疏。

楚国丘墟留宋赋,汉家忠孝属班书。

朔风忽送高斋雁,斜日微噞浊水鱼。

羡杀昔贤悲夜雨,寂无情感到胥馀。

(0)

雨宿偏岩子

舟人知风雨,泊舟偏岩子。

日脚漏微红,电光闪黯紫。

茅屋两三家,大风撼不已。

山川杳霭中,云树模糊里。

行人擎破伞,唤渡候江汜。

渔父棹船来,披蓑卖鳊鲤。

米颠坐泼墨,一幅好山水。

(0)

寄怀于次棠师

跃马横戈事总虚,辞家剩有一囊书。

深尝世味文难信,沈醉离怀酒不如。

幕上春风巢燕子,江边秋水梦鲈鱼。

他时杯酒重逢处,好是黄花九月初。

(0)

送刘仲兰之呼兰

镏君镏君去不顾,寻师独入云深处。

秋风库叶一扁舟,斜日伊兰千里路。

庚寅之岁喜初逢,我与君家一巷中。

气象汪汪黄叔度,照人剪水点双瞳。

清谈从此留真赏,夜话篝镫时来往。

得逢好友旧盟心,欲索解人先鼓掌。

周簠秦彝汉瓦文,图书金石两纷纷。

画家自古传三昧,书法于今重八分。

蓦地祖刘中夜起,方觉雕虫技小矣。

男儿生长天地间,不能为将宜为使。

鬓发将凋可奈何,坐令勋业久蹉跎。

我闻此语为君壮,燕赵相逢慷慨多。

金源自古称雄郡,残碑断碣无人问。

偶然名士著名邦,斗觉山川增气韵。

此时耳热酒初酣,别绪唫秋与澹堪。

他日边云回首处,荻花枫叶满江南。

(0)

双白莲歌题长女兆英画

银河倒泻三峡泉,粉笔划破秋空烟。

临风悄对光莹然,意态绰约花开先。

晓月欲坠凉娟娟,露华皎洁珍珠圆。

乍如宓妃来洛川,凌波微步交回旋。

又如佛子临九天,芬陀利花在眼前。

瑶池昨夜开华筵,空中掷下双玉盘。

素女醉舞青娥颠,六月霜雪霏琼田。

我持杯酒凭雕阑,俯视秋水清且涟。

中央宛在疑飞仙,神游江潭周湘沅。

灵均素质同昭宣,兰汤沐浴清白全。

琼枝玉华成班联,移家宛住西湖边。

两峰凝雪生朝寒,我欲从之劳跻攀。

清晨坐对佳赏延,溪山尺咫精神传。

愿花常好花无言,为花写图徵吟笺,常使香色留千年。

(0)

杂诗·其一

蛣蜣工转丸,寒蝉但饮露。

匪惟所性殊,能事亦天赋。

寿陵学邯郸,乃反失其故。

弈棋志鸿鹄,兼营终两误。

八极何茫茫,出门即歧路。

瓮中有天地,章亥不能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