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禽依约似山家,只欠园林好物华。
城角日高春寂寂,小庭行遍拾桐花。
鸣禽依约似山家,只欠园林好物华。
城角日高春寂寂,小庭行遍拾桐花。
这首宋朝刘子寰所作的《建宁郡斋》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春日景象。诗中以“鸣禽依约似山家”开篇,巧妙地将春天的鸟鸣与山林的自然和谐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只欠园林好物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景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眼前景象虽美,却稍显不足,似乎还缺少了园林中繁花似锦的盛景。
“城角日高春寂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时间的流逝,日光从城角升起,春意却显得格外寂静,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中的孤独感和对生机勃勃之景的向往。最后,“小庭行遍拾桐花”则以行动描写收尾,诗人漫步于小庭院中,拾起飘落的桐花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寄托了诗人对春日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同时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星星白发,劝尔一杯酒。谁不知,壮盛后当衰朽。
何劳一茎两茎,插标鬓右。蜉蝣何夭,冥灵何寿。
臭腐神奇,迭为居首。相传交股国,东有不死民。
吾将解吾舣,卜吾里,傲杀人间碌碌,等闲糠秕。
任尔白如菅茅,黑如秬秠。
我只不对镜、不临水,本为愁中生,何事苦添愁。
夜游秉烛无须问,莫使樽空惜杖头。
先生家住团风里,笭箵婆娑照江水。
年年欸乃洞庭滨,信口吟成槎上史。
泛泛兰舟一叶飞,西风吹入浔阳涘。
垂纶高挂洪塘鲨,投竿引出白沟鲔。
沧溟何处不烟波,扬子矶头舟可舣。
抱瓮丈人山下逢,开尊共话羲皇理。
天地为笼江海罛,渭渚严滩安足齿。
何况戋戋上谷骄,飘然返棹麻溪沚。
归来不脱旧时蓑,一夕乘槎弃如屣。
芦花自白峰自青,七十年来梦泡耳。
楚些一曲哀江头,思君不见悲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