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国里打斋钟,稳泛灵槎到月宫。
仙侣不知何处去,秋声依旧著梧桐。
新罗国里打斋钟,稳泛灵槎到月宫。
仙侣不知何处去,秋声依旧著梧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远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二首》中的第二十八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新罗国(古代亚洲国家,位于今朝鲜半岛)夜晚的景象,人们在打斋钟声中进行宗教活动,似乎有人乘着想象中的灵槎(神话中的仙舟)前往月宫。诗人借景抒怀,暗示了对仙侣踪迹的追寻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仙侣不知何处去"表达了对往昔友人的怀念,而"秋声依旧著梧桐"则以梧桐叶落的秋声,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永恒的自然规律。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流景赴壑蛇,浮生迁穴蚁。
世变兹已极,扰扰欲何事。
淡饮养丹田,守口为福地。
常时不出户,一年两游寺。
清霜又芳菊,与头花前醉。
里人重斯集,髣髴乡饮意。
叙坐既有伦,交勉言亦至。
老成示典刑,少壮修容止。
智者勿笼愚,勿以利伤义。
实行培本根,馀力及文字。
宙宇自颠冥,存古强吾里。
扶持复扶持,相与无彼此。
酒云酒云乎,渊乎有馀味。
儿造从来自不情,百千万变底人惊。
人生水上浮沤影,物论风前乱叶声。
自笑醉吟空赘传,谁知橘隐竟无名。
况今衰老知何用,惟有关门答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