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听萧萧急,无风池亦波。
庭花秋几许,窗雨夜偏多。
老矣乡关梦,悲哉燕赵歌。
不须临晓镜,空自叹蹉跎。
坐听萧萧急,无风池亦波。
庭花秋几许,窗雨夜偏多。
老矣乡关梦,悲哉燕赵歌。
不须临晓镜,空自叹蹉跎。
这首诗名为《暮雨》,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诗中描绘了暮雨中的静谧景象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首句“坐听萧萧急,无风池亦波”描绘了一幅雨打叶声急促,虽无风却能激起池水波动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中有动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
接着,“庭花秋几许,窗雨夜偏多”两句,将季节与天气相结合,通过“秋”字点明时令,通过“夜”字强调时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雨中的寂静与凄清。同时,以“偏多”一词,形象地表达了雨夜对诗人情感的影响,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老矣乡关梦,悲哉燕赵歌”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老矣”二字,透露出诗人年事已高,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燕赵歌”则可能暗指北方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最后,“不须临晓镜,空自叹蹉跎”一句,诗人劝慰自己不必在清晨照镜子感叹时光流逝,而是要珍惜当下,面对生活的无奈与遗憾,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岁月的无情。这句话既是对自己的劝解,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保持乐观和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雨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生命和故乡的复杂情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