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溉之得请还济南》
《送李溉之得请还济南》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古风

髫龀客江汉,早闻高士名。

君居玉沙县,我在渚宫城。

弱小知慕君,不得觌君面。

道路播词章,庸俗矜俊彦。

骐骥厌庭户,鸾凤悲草莱。

英标出世表,去去黄金台。

风尘绮陌深,烟雾玉堂窅。

浩歌香炉峰,巢云寄木杪。

朝辞九华顶,暮宿黄鹤楼。

纶巾紫凤褐,欲去仍或留。

朅来重翱翔,五十霜鬓秋。

瀛洲列群仙,蓬山撷兰芷。

一登銮坡峻,再陟阿阁崇。

牙符杂珂佩,通籍金闺中。

谒帝兴圣宫,回车历城道。

矫首凌天风,振衣下瑶岛。

东望华不注,烟霞齐鲁郊。

言归理松楸,啸傲依堂坳。

缅想共君游,不得恒聚首。

叩首屡投刺,尘鞅阻文酒。

雨濯野山色,晴飞溪柳花。

明发遂长往,怜君离思赊。

云汉耀奎文,长庚丽其下。

天书行召还,岂是栖栖者。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为友人李溉之还乡所作,表达了对李溉之才情出众、志向高远的赞赏,以及对两人不能常相聚首的遗憾。诗中通过描绘李溉之的才华横溢,如“道路播词章”、“英标出世表”,以及他离开京城后的行程,如“浩歌香炉峰”、“朝辞九华顶,暮宿黄鹤楼”,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个性和对自然的向往。

“牙符杂珂佩,通籍金闺中”描绘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而“蓬山撷兰芷”则象征着他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人感叹自己与李溉之的友情,“缅想共君游,不得恒聚首”,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以“天书行召还,岂是栖栖者”表达对李溉之被召回朝廷的期待,同时也暗含对李溉之不平凡命运的肯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宋褧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同高记室访虎丘蟾苞二上人

林下曾相见,重来记往年。

笑谈俱是法,去住本无缘。

山溜泉通脉,帘阴竹护烟。

暂忘人世事,得此共栖禅。

(0)

山馆喜黄校理莫先辈见过

为客荒斋夜,相过喜见君。

酒杯令仆进,厨火向邻分。

归计贫难定,愁言醉可闻。

无由免流落,归卧故山云。

(0)

孝贞皇太后王氏挽章·其四

圣德那能纪,风谣岂易听。

悲笳才一动,群泪已千零。

旧事留编简,馀音入杳冥。

秪应松柏路,还有五云扃。

(0)

顷以事至留都旧寅诸老用词林故事燕于吏部后堂归成二首·其二

停觞休讶饮迟迟,蜡炬分行照翠眉。

头白尚怜公记忆,力微虚负主恩私。

鹓鸾天上终相远,鱼鸟江边定不疑。

他日凤凰楼畔客,相逢还更语相思。

(0)

送倪尚书

东曹居第冷如冰,共喜公来聚德星。

诸老入门时秉烛,晚生投谒亦分庭。

高才司马休归洛,白首侯芭愿执经。

惭愧浅才同甔石,临岐犹拟挹沧溟。

(0)

金门待漏院试作

十年丹扆梦中情,几向长安对月明。

凤阙未曾开曙色,龙池先已听钟声。

焉知落落孤踪士,独抱区区万里诚。

却恨相如献词赋,不将憔悴及苍生。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