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清和,望三夕前,天现寿星。
恰先庚三日,释迦浴佛,后庚三日,吕洞宾生。
慈佛神仙,引前从后,来作人间瑞世英。
今耆艾,久提纲诸道,凡万儒灯。金瓯行覆香名。
天再遗留侯佐太平。
会荣封万户,编符黄石,算绵千岁,经诵黄庭。
从赤松游,足知雅尚,好待他年功已成。
如今且,向寿星明处,满捧霞觥。
首夏清和,望三夕前,天现寿星。
恰先庚三日,释迦浴佛,后庚三日,吕洞宾生。
慈佛神仙,引前从后,来作人间瑞世英。
今耆艾,久提纲诸道,凡万儒灯。金瓯行覆香名。
天再遗留侯佐太平。
会荣封万户,编符黄石,算绵千岁,经诵黄庭。
从赤松游,足知雅尚,好待他年功已成。
如今且,向寿星明处,满捧霞觥。
这首元代陈栎的《沁园春·代寿张起斋四月十一日》描绘了初夏时节,正值农历三月初七,天空中出现了寿星的吉祥景象。诗人巧妙地将释迦牟尼浴佛和吕洞宾诞生的日子与寿星相联系,赋予了这一时节能带来人间祥瑞的寓意。词中提到的"耆艾",指的是年长者,他们如同儒学的灯塔,引领着道德风尚。
接下来,词句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希望有贤臣辅佐,使得天下太平,受封侯爵的人能享有长寿和智慧,如黄石公般智慧,黄庭经般深邃。诗人还表达了自己期待追随仙人赤松子,追求高尚的品格,期待有朝一日功成名就。最后,词人借祝寿星之光,举杯畅饮,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以寿星为线索,融合了佛教、道教元素,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理想的寄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盛世与个人成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