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宫衔璧国步绝,烛天炎火随风灭。
间关海道续萤光,力战厓山犹一决。
午潮乐作兵合围,一字舟崩遂不支。
樯旗倒仆百官散,十万健儿浮血尸。
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
犹有孤臣卧小楼,南面从容就刑戮。
三宫衔璧国步绝,烛天炎火随风灭。
间关海道续萤光,力战厓山犹一决。
午潮乐作兵合围,一字舟崩遂不支。
樯旗倒仆百官散,十万健儿浮血尸。
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
犹有孤臣卧小楼,南面从容就刑戮。
这首诗描绘了厓山战役的悲壮场景。首句“三宫衔璧国步绝”暗示了国家命运的危急,宫中珍宝象征着国家的尊严,而“烛天炎火随风灭”则形象地展现了战火的猛烈和局势的绝望。接下来,“间关海道续萤光”描述了在艰难的海上,残存的力量犹如微弱的萤火,但仍坚持战斗。“力战厓山犹一决”表达了战士们誓死抵抗的决心。
“午潮乐作兵合围”预示着悲剧的来临,潮水上涨伴随着敌人的合围,形势愈发严峻。“一字舟崩遂不支”描绘了船只的崩溃,显示出力量的悬殊和败局已定。“樯旗倒仆百官散”写出了战败后的混乱与溃逃,官僚阶层四散奔逃。“十万健儿浮血尸”直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大量士兵英勇捐躯。
“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表达出对苍天无援的哀叹,连香火也无法幸免于战火。“犹有孤臣卧小楼,南面从容就刑戮”以孤臣的最后身影收尾,展现出一种悲壮的忠诚,即使面临死亡,也依然保持尊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厓山之战的惨烈和忠臣的英勇,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和悲剧色彩。
天台有奇观,方广石梁悬断岸。
青天倒泻瀑布寒,五百大士皆顽汉。
道人一出初无心,手翻贝叶开珠林。
十载湖山玩清淡,白云流水松风琴。
金策飞来镜湖月,大禹山前看禹穴。
玉麈横挥檐葡香,石台花雨如飞雪。
千山奇怪总笔底,妙语写出山骨髓。
岩泉一勺不足留,梦魂飞渡鱼龙海。
皇州三月花柳辉,江南此时茶笋肥。
君行已随心所向,不嫌杜宇啼春归。
玉堂故人知我有,问信向君应合手。
为言百事不能为,旧时黑须今白首。
昨宵风雨多,新愁乱无数。
洛阳城西富贵家,旧时台榭今何处?
枯藤古树栖老乌,败垣荒草藏狐兔。
好花不见春风开,落花尽逐春风去。游子意何如?
荡子情何诉?但见金谷流,映带邮亭路。
三月四月杜鹃啼,往来客旅心凄迷。
落日淡,孤云低。
不如买取数斗酒,浩饮长歌高拍手。
一醉之后吾何有?世事纷纷付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