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傲霜天梅耐雪,也同松柏后凋看。
始知晚节淩霜雪,莫羡春风放牡丹。
菊傲霜天梅耐雪,也同松柏后凋看。
始知晚节淩霜雪,莫羡春风放牡丹。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品格的赞美与追求。首句“菊傲霜天梅耐雪”,以菊花和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品质,即使环境恶劣也不失其本色。接着,“也同松柏后凋看”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植物即使在冬天过后依然保持其生命力,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风骨。
“始知晚节淩霜雪”一句,诗人通过“晚节”这一概念,不仅指植物的成熟阶段,更暗含了人生经历丰富后的智慧与坚持。这里的“淩霜雪”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比喻,意味着即使在人生的晚年,也能像这些植物一样,不畏艰难,继续展现自己的价值和风采。
最后一句“莫羡春风放牡丹”,则是一种反衬,牡丹在春天盛开,虽然美丽,但其短暂的生命力与前文所赞美的植物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更欣赏那些能在逆境中保持坚韧与高洁的品质,而非仅仅依赖于顺境中的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植物的描绘,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自我,保持高尚的品格,即使在人生的“晚节”时期,也能像菊花、梅花、松柏那样,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一夜花飞殿暮冬,晓惊银色现前峰。
增肥幻质饶冰柱,埋没虚名叹瓦松。
素纸不书思雪老,白圭无玷忆南容。
知君岂乏扁舟兴,哦罢新诗兴已慵。
檐影荫游鱼,江声颤崖竹。
云帆天外去,龙刹空中矗。
霞明晚渡红,草暖晴沙绿。
澄波见归鸟,纷霭迷飞鹜。
有时雪浪吹,玉马争追逐。
青霄皓月满,琉璃莹极目。
谢傅昔出宰,天葩动惊俗。
一读梁间诗,清风感佳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