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来上人》
《送来上人》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同公游两月,语少道怀深。

自了为僧事,终无住院心。

□□攀老树,藓石上危岑。

萧阁题诗处,何时肯重寻。

(0)
翻译
与您相伴游历两个月,交谈虽少但心意深厚。
我已决定出家为僧,永远没有留宿寺中的念头。
在古老的树旁攀爬,危险的石头上是高峻的山峰。
那曾经题诗的寂静阁楼,不知何时能再次探访。
注释
同公:与您。
游:游玩。
两月:两个月。
语少:交谈少。
道怀深:心意深沉。
自了:自己了断。
为僧事:出家为僧。
终无:永远没有。
住院心:留宿寺中之心。
□□:此处原文为空格,可能指代不明或缺失的文字。
攀:攀爬。
老树:古树。
藓石:长满青苔的石头。
危岑:高峻的山峰。
萧阁:寂静的阁楼。
题诗处:题诗的地方。
何时:何时会。
肯重寻:愿意再次寻找。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送来上人》。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同游两月之情,以及对彼此心意的理解和怀念。"语少道怀深"表达了一种不用多言,而能相互理解对方深层次感情的默契。

接下来的两句"自了为僧事,终无住院心"则透露出了诗人对于出家人的生活态度有所感触,但同时也表现出对世俗束缚的不满和逃避之意。"自了"意味着放下尘世的羁绊,而"为僧事"是指成为僧侣,追求精神上的解脱。然而"终无住院心"则显示诗人内心的不安分,与其对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相呼应。

以下两句"□□攀老树,藓石上危岑"中的空白处原文可能是形容自然环境,但具体内容已不可考。即便如此,这样的描写也能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和向往,以及他对自由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两句"萧阁题诗处,何时肯重寻"则是在提及与友人的共同回忆。"萧阁"可能是指某个偏僻或幽静的地方,"题诗"则意味着在那里留下了诗篇作为纪念。而"何时肯重寻"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渴望重返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由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桃花源和靖节韵

一笑叩烟岚,白云今几世。

桃花不肯流,溪水无情逝。?开浑沌亡,朴散羲黄废。

青山一舍邮,仙家偶来憩。

白头老黄冠,茧手事耕艺。

呵呼随里胥,鞭笞了官蜕。

岫老鹧鹄斑,溪流琉璃吠。

日供冠裳驺,宁晓芰荷掣。

缅想紫芝人,骖云几相诣。

洞府帘堂深,云霞空凛厉。

天人一昏旦,人间百馀岁。

宇宙何不有,谩劳作聪慧。

迂儒饱世情,俗肠非境界。

纷纷辨伪真,等为方内蔽。

常闻列子风,可以驾烟外。

长驱入仙林,编觅心所契。

(0)

古树

树老亦如人,骨劲皮皱裂。

百卉争繁华,一枝冷坳铁。

强阳发空心,红芽吐枯节。

有若老翁醉,赪颐照头雪。

姿态虽寡妍,根株免摧折。

百遍阅春风,冰凌傲石碣。

不似夭桃花,容易与春别。

(0)

赠沈飞霞

江上逢老郎,六月双重布。

瞳人戢电光,飞白写轻雾。

口不绝吟哦,喃喃若有诉。

不知肠几宽,容得许佳句。

黄金类雠人,抵死不相遇。

文章如可典,为君作诗库。

(0)

馀杭雨·其二

一心闲处忙,四体山行瘦。

荒吹破梦欢,孤枕逼檐霤。

山灵无好情,梅天多异候。

主僧嗔客留,仆子呼天漏。

云不十丈高,泥凡尺馀厚。

纵有健马驴,挥鞭岂能骤。

(0)

别龚散才

梅雨濯江干,江风细吐寒。

红亭一杯酒,惨无宾主欢。

天风吹子堕,倏忽送子还。

游踪如电影,闪烁太无端。

子曰为官苦,予嗟行路难。

各自相慰劳,言言沁肺肝。

与子如林鸟,升沉各羽翰。

别子如湍水,东西异波澜。

何如一合并,白首臭春兰。

萍散有时聚,云老终还山。

江头风日雨,容易彫朱颜。

(0)

送陈通府元宪擢白盐井提举

牂牁南去剑峰攒,云净秋空立马看。

盐铁且拚今日醉,天涯回首是长安。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