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董叔远》
《赠董叔远》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古风

在昔董仲舒,尝脩孔氏书。

天人负三策,精彩辉天衢。

武帝见之大惊愕,虽然不任亦不薄。

公孙田窦不敢加,会采微言饬礼乐。

出为藩相镇骄王,阐明利谊张宏纲。

人言仲舒犹不遇,岂知汉主尊贤良。

千百年来见叔远,渊源学术宁无本。

龙当浅濑未能翔,骥局羊肠犹恨蹇。

始信汉主真豪雄,千鸾万凤范围中。

读书五车何所用,不如片语合重瞳。

重瞳会合料有时,往日风云倏见之。

今上聪明兼好古,临轩往往策英奇。

请君竟入函关去,勿向俗人求盼顾。

豫章大木更何施,惟有栋梁堪作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上桂对董仲舒的赞美之作。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以“天人感应”理论著称,曾向汉武帝进献《对策》三篇,深得武帝赏识。诗中赞扬了董仲舒的学识与贡献,以及他作为汉武帝时期的重臣,在政治、文化上的影响力。

诗的开头提到董仲舒修习孔子学说,并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其思想光芒照耀于天下。接着描述了董仲舒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尊重,公孙、田窦等贵族也不敢轻视他。董仲舒出任藩国宰相,镇压地方的骄横势力,弘扬儒家伦理道德,构建宏大的治国纲领。

诗中提到尽管董仲舒在当时可能并未得到完全的赏识,但后世之人认识到他的学术渊源深厚,如同龙在浅水未能翱翔,骏马在羊肠小道仍感受限,但最终证明汉武帝的明智和雄才大略。董仲舒的学识虽多,但一句符合皇帝心意的话语更为重要。

最后,诗人鼓励董仲舒继续前行,不要在意世俗的眼光,就像豫章大木,虽有多种用途,但最能体现其价值的还是作为栋梁之材。诗中表达了对董仲舒才能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百字令.感悼

艳妆浓抹,记丽娘娇小,远山眉黛。

一种风情摇曳甚,绝似浣纱人再。

花压阑干,香飘帘幕,宛转浑无赖。

韶华珍惜,千金应自长买。

哪知春梦难留,好花易谢,漠漠云归海。

妒宠争妍原是错,今日有谁思爱。

宝镜埋尘,高楼换主,往事成千载。

蓬山何处,可能无尘无碍。

(0)

如梦令.夜咏

金鸭香残烟尽。翠竹无声风定。

举袖欲挑灯,回见月光东映。人静。人静。

独自推敲诗韵。

(0)

金缕曲.秋燕

犹记春时节。正江南、落花如画,相逢三月。

认得谢家庭院好,一桁雕梁栖歇。

喜春社、当时曾结。

转眼年光先已去,看舞残、双剪怜今日。

思往事,共愁绝。比它消瘦花间蝶。

更伤心、乌衣门巷,斜阳一抹。

几日深闺无奈甚,情绪何堪同说。

还莫向、帘前嚏嚏。

已是飘零如客寄,况凄风、苦雨将催别。

归去也,海天阔。

(0)

风入松.春日记事

阶前草色碧于油。粉蝶梦魂留。

闲来偶而裁诗句,对残花、惹起新愁。

正是海棠开足,斜阳一抹红楼。风筝犹挂树梢头。

綵线不曾收。鹦哥对我喃喃说,便教人、早上帘钩。

莫被好风吹散,炉香几缕清幽。

(0)

喝火令.春日,携建章大儿上粤秀山,望朝汉台

绝顶初登也,雄风亦状哉。三城霸气望中开。

想见当时奉时、贾生来。何处任嚣墓,空馀朝汉台。

蛮夷大长果奇才。四十九年犹记、抱孙回。

今日红棉青草,只有鹧鸪哀。

(0)

虞美人.望月

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三更好把画帘开。

只听笛声遥共雁声来。广寒宫远人何在。

欲问情无奈。青天碧海一年秋。

不识镜中添得几多愁。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