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雨夜西斋文会》
《新秋雨夜西斋文会》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夜色际阴霾,灯青谢客斋。

梧桐生静思,络纬动秋怀。

小酌宁辞醉,清言不厌谐。

谁怜何水部,吟苦怨空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qiū西zhāiwénhuì
sòng / méiyáochén

yīnmáidēngqīngxièzhāi

tóngshēngjìngjiàngwěidòngqiū怀huái

xiǎozhuóníngzuìqīngyányànxié

shuíliánshuǐyínyuànkōngjiē

翻译
夜晚的黑暗笼罩着阴霾,青灯下书房主人已谢客。
寂静中梧桐引发深沉思考,纺织娘的鸣叫唤起秋天的思绪。
即使小酌也不愿拒绝微醉,清谈之中更喜欢和谐的交流。
又有谁能理解何水部的苦吟,他的哀怨只能对着空荡的台阶诉说。
注释
夜色:夜晚的黑暗。
际:笼罩。
阴霾:阴沉的天空。
灯青:青色的灯光。
谢客斋:书房主人已谢绝客人。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
生:引发。
静思:深沉的思考。
络纬:纺织娘,一种昆虫。
秋怀:秋天的情感或思绪。
小酌:小饮。
宁辞:宁愿。
醉:微醉。
清言:清淡的话语。
不厌谐:不嫌其多,喜欢和谐。
谁怜:谁能理解。
何水部:虚构的人物,可能指诗人自己。
吟苦:苦吟。
怨空阶:对着空荡的台阶抱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新秋雨夜西斋文会》,描绘了夜晚阴霾笼罩下的文人雅集场景。首句“夜色际阴霾”渲染了秋雨连绵的暗淡气氛,次句“灯青谢客斋”则写出灯光微弱,主人以青灯相待,显得颇为清冷。接着,“梧桐生静思”借梧桐在风雨中的摇曳,寓含诗人心中的深沉思绪,而“络纬动秋怀”则通过纺织娘的鸣叫,触动了诗人的秋日离愁。

诗人面对这样的环境,选择“小酌宁辞醉”,愿意借酒浇愁,寻求片刻的麻醉。他享受与朋友“清言不厌谐”的交谈,即使话题可能触及到人生的苦涩。最后两句“谁怜何水部,吟苦怨空阶”,诗人自比唐代诗人何逊,表达出自己吟诗作赋的辛劳和无人理解的寂寥,只能对着空阶诉说哀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新秋雨夜的孤独心境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句·其五

沧海尽教枯到底,青山直得碾为尘。

(0)

偈颂六十首·其三十八

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行处我不行。

不是与人难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

(0)

颂古十首·其七

背众吃油糍,对人誇好手。

潦倒不识羞,抵死扬家丑。

(0)

送僧化席

穷心何必在三椽,直透归宗一味禅。

翻忆当年曾卷起,无端又展与人眠。

(0)

和宫使李侍郎颂送入莞山庵

此山已是胜天台,峰顶寥寥正眼开。

无限水云难凑泊,却容扫地相公来。

(0)

如道人求赞

江上青山叠叠来,屋头松竹手亲栽。

柴门尽日无人到,时见窗前云作堆。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