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烬帘间消白昼。门掩金铺兽。
清盏荐黄花,连日霜晴,乍冷心先透。
秋风病骨初吟后。似药香沾袖。
人意不如花,篱外青山,也到秋来瘦。
香烬帘间消白昼。门掩金铺兽。
清盏荐黄花,连日霜晴,乍冷心先透。
秋风病骨初吟后。似药香沾袖。
人意不如花,篱外青山,也到秋来瘦。
这首《醉花阴·拟漱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以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原型,表达了一种深秋的寂寥与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香烟消散、白昼逝去的场景,"香烬帘间消白昼"形象地刻画出室内环境的静谧和时光的流转。
"门掩金铺兽"一句,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门扉紧闭,门外的世界似乎被隔绝在外。接下来的"清盏荐黄花,连日霜晴,乍冷心先透",写出了秋日的寒意,菊花虽美,却无法驱散诗人内心的凄凉,仿佛连天气都感受到了他的心境。
"秋风病骨初吟后",秋风吹过,诗人病弱的身体更添哀愁,仿佛疾病也随着秋风加重。"似药香沾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病态感,暗示着诗人可能在服药,而药香不仅留在衣袖上,也渗透进他的内心深处。
最后三句"人意不如花,篱外青山,也到秋来瘦"以花和山的对比,表达了人不如物的感慨。花儿虽凋零,但仍有其自然的生命力,而人却因愁苦而憔悴,连青山也似乎因季节的变换而显得更加清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体验和无奈之情。
审官思共理,多士属惟唐。
历选台庭旧,来熙帝业昌。
入朝师百辟,论道协三光。
垂拱咨元老,亲贤辅少阳。
登庸崇礼送,宠德耀宸章。
御酒飞觞洽,仙闱雅乐张。
荷恩思有报,陈力愧无良。
愿罄公忠节,同心奉我皇。
广庭临璧沼,多士侍金闺。
英宰文儒叶,明君日月齐。
集贤光首拜,改殿发新题。
早夏初移律,馀花尚拂溪。
壶觞接云上,经术引关西。
圣德鸿名远,将陪玉检泥。
帝曰简才能,旌贤在股肱。
文章礼一变,礼乐道逾弘。
芸阁英华入,宾门鹓鹭登。
恩筵过所望,圣泽实超恒。
夏叶开红药,馀花发紫藤。
微臣亦何幸,叨此预文朋。
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
集贤更内殿,清选自中台。
佐命留侯业,词华博物才。
天厨千品降,御酒百壶催。
鹓鹭方成列,神仙喜暂陪。
复欣同拜首,叨此颂良哉。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
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
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
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圣主崇文教,层霄降德音。
尊贤泽既厚,式宴宠逾深。
复有夔龙相,良哉简帝心。
得人惟迈昔,多士谅推今。
书殿荣光满,儒门喜气临。
顾惟诚滥吹,徒此接衣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