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里追声枉了贤。水中捉月事同然。
隔靴抓痒越孜煎。
纽石作弦何日抚,钻木待火几时然。
恰如撅地觅寻天。
空里追声枉了贤。水中捉月事同然。
隔靴抓痒越孜煎。
纽石作弦何日抚,钻木待火几时然。
恰如撅地觅寻天。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哲的《浣溪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某些徒劳无功行为的讽刺。"空里追声枉了贤",比喻追求虚幻或难以触及的目标,如同贤者追逐空中的声音,白费心力。"水中捉月事同然"进一步强调这种不切实际,如同在水中捞月,结果必然落空。"隔靴抓痒越孜煎"形象地刻画出行动不得要领,犹如隔着靴子挠痒,越是焦急,越是无法解决问题。
"纽石作弦何日抚"暗示技艺的无用,即使有心制作乐器,也无法奏响。"钻木待火几时然"则描绘了期待简单事物(如摩擦生火)的漫长等待,却始终未能实现。最后的"恰如撅地觅寻天"以夸张的手法总结全诗,比喻人们在错误的方向上寻找答案,就像在地上寻找天空一样,显得荒谬而徒劳。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揭示了人世间许多徒劳无功的努力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焦桐初不受文理,弦以朱丝奇乃尔。
坐中忽闻太古音,宠辱顿忘那有耻。
官厅曾有一日闲,奏刀未觉肯綮难。
抱牍两衙凫雁退,目送飞鸿聊一弹。
爽气朝来如有约,幽林鸟语山间乐。
琴罢挥毫各赋诗,满袖珠玑何璀错。
晚风归袂失炎蒸,却忆冰壶此段清。
酒醒月白重开匣,更作松风夜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