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路盘旋溪水清,薜萝如幄晓烟平。
檐前花落一两点,竹外鸟啼三四声。
香雨霏微苍树湿,春风淡荡白云生。
我来俯仰成今古,独有青山不世情。
沙路盘旋溪水清,薜萝如幄晓烟平。
檐前花落一两点,竹外鸟啼三四声。
香雨霏微苍树湿,春风淡荡白云生。
我来俯仰成今古,独有青山不世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林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蜿蜒的沙路,两旁是清澈见底的小溪与茂密的薜萝,晨雾轻笼,一片祥和之气。檐下偶尔飘落几朵花瓣,竹林之外传来几声鸟鸣,构成了一幅动与静、声与色交织的画面。
接着,诗人通过“香雨霏微苍树湿”一句,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描绘了细雨轻拂苍翠树木的情景,雨珠在树叶上留下点点湿润,增添了几分清新与生机。而“春风淡荡白云生”则展现了春风轻拂,白云悠悠升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最后,“我来俯仰成今古,独有青山不世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与人类短暂的感慨。在青山的见证下,时间流转,人事更迭,唯有青山依旧,不为世事所动,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笋舆路转崖欹倾,只闻满山泉水鸣。
卷书急看已半失,眼不停注耳细听。
石如铁色黑,壁立镜面平。
水从镜面一飞下,蕲笛织簟风漪生。
石知水力倦半壁,锺作天一泓水行。
到此欲小憩,後水忽至前水惊。
分清裂白两泒出,跳珠跃雪双龙争。
不知落处深几许,千丈井底碎玉声。
安得好事者,泉上作小亭。
酿泉为酒不用麴,春风吹作蒲萄绿。
醉写泉声入枯木,何处更寻响泉曲。
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
熔出玻璃开海眼,更和月露瀹春芽。
仰看绝壁一千丈,削下青琼无点瑕。
从事不浇愁肺渴,临泓带雪吸冰花。
大隐隐於酒,小隐隐於竹。
何不呼麴生,来同此君宿。
蛮触无休日,菟裘有别天。
抚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