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羲皇上,不作真人想。
坐我北窗间,地窄心开朗。
下帷非敢提江都,烛书胡必青藜杖。
吾心善忘不善读,吾腹空疏空如竹。
几年奔走舌耕忙,连岁端州田不熟。
何处重修背面仪,归来洒扫旧书屋。
不羡羲皇上,不作真人想。
坐我北窗间,地窄心开朗。
下帷非敢提江都,烛书胡必青藜杖。
吾心善忘不善读,吾腹空疏空如竹。
几年奔走舌耕忙,连岁端州田不熟。
何处重修背面仪,归来洒扫旧书屋。
这首诗以“北窗小坐”为题,描绘了诗人独坐北窗,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的情景。开篇“不羡羲皇上,不作真人想”,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慕虚名的态度。接着“坐我北窗间,地窄心开朗”,通过环境的简陋与内心的开阔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淡泊。
“下帷非敢提江都,烛书胡必青藜杖”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读书的专注与勤奋,同时也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接下来“吾心善忘不善读,吾腹空疏空如竹”,则以心的善忘与腹的空疏,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实,而非物质的富足。
“几年奔走舌耕忙,连岁端州田不熟”两句,描述了诗人多年的奔波劳碌,以及生活上的艰辛,但并未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最后“何处重修背面仪,归来洒扫旧书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希望在某个地方重建心灵的家园,回归到宁静的读书生活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北窗小坐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精神风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我诗已巴歈,曲短不成弄。
君诗如郢人,白云渺云梦。
天公震而矜,大地作一供。
封姨不自惜,纷纷管迎送。
须臾万象灭,此世无与共。
惟馀沧江水,不止亦不动。
耸渠缟带裤,等用麻衣讽。
寒梅自生香,古井亦受冻。
松髯老不脱,岁晚见梁栋。
此事且勿言,惟知饮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