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蒸》
《十蒸》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篱落难为色,山寒情不胜。

素襟堪对石,幽韵却疑僧。

冻腊他年恨,春光昔日曾。

霜中谁可念,令我独凭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山间清冷而静谧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哲思的氛围。

首句“篱落难为色”,以“篱落”象征着冬日里凋零的景象,暗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萧瑟感。“难为色”三字,既是对眼前景色的客观描述,也蕴含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主观感受,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接着,“山寒情不胜”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山间的寒冷不仅影响了外在的景物,更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愫。这里的“情不胜”并非指情感无法承受,而是情感被深深触动,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油然而生。

“素襟堪对石,幽韵却疑僧”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面对着洁白如雪的山石,仿佛能与之对话,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又联想到僧人的生活,那般清净与超然,似乎在暗示自己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冻腊他年恨,春光昔日曾”则将时间的流转与个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冻腊代表了严冬的寒冷与痛苦,而春光则是温暖与希望的象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遭遇困难的忧虑和期待。

最后,“霜中谁可念,令我独凭陵”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霜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孤独与无助,但同时也渴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境,与之共度难关。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呼唤,也是对心灵慰藉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在寒冷的冬日背景下,诗人的情感如同深藏于心底的琴弦,轻轻拨动,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葵花

花于木槿浑相似,叶比芙蓉只一般。

五尺阑干遮不尽,独留一半与人看。

(0)

竹亭

满园惟种竹,竹里置幽亭。

犬吠青松路,人来白鹭汀。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瓶。

老耳思鸣凤,何当借此听。

(0)

淋池歌

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

凉风凄凄扬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

万岁为乐岂云多。

(0)

卢沟桥

日色才分万众嚣,黄尘漠漠马蹄骄。

题诗笑问桑乾水,曾有闲人过此桥。

(0)

水龙吟.题联司马夫人遗诏

兰因絮果茫茫,丹青留得昙花影。

低鬟凝睇,弄珠无语,内家妆靓。

见说当时,天孙下嫁,璇宫春永。

羡比肩灵匹,画眉佳偶,期白首、双栖稳。

惆怅彩云易散。證香盟、神伤荀令。

天人标格,春游曾见,披图重认。

钗凤分飞,镜鸾孤舞,情天难问。

料红楼碧落,云魂月梦,盼青禽信。

(0)

貂裘换酒.与女兄夜话

秋掩重门里。坐西窗、联床剪烛,良宵能几。

去日匆匆苍狗幻,尝尽愁中滋味。

恨四壁、埋忧无地。

蓦念光威分手日,到那时、忆著归宁未。

人一别,便千里。名山著述成何计。

叹年来、东涂西抹,半供游戏。

女伴过从元不少,眼底纷纷弱绮。

算谁是、闺中知己。

我有吟情抛未得,更怜卿、骨相都寒矣。

一灯灺,浩歌起。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