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清寒透碧纱,小窗和梦听啼鸦。
春风不管愁深浅,夜夜开门埽落花。
淡月清寒透碧纱,小窗和梦听啼鸦。
春风不管愁深浅,夜夜开门埽落花。
这首元代诗人程一宁的《登翠鹫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登楼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首句“淡月清寒透碧纱”以“淡月”与“清寒”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凉意,透过轻薄的纱帘,月光与寒气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次句“小窗和梦听啼鸦”则将读者引入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小窗前,梦与现实模糊,鸦声啼鸣,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寂寥与哀愁。
接下来,“春风不管愁深浅,夜夜开门埽落花”两句,诗人借春风不问人间愁苦,夜夜开窗清扫落花的景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春风虽能带来生机,却也无情地扫过凋零的花瓣,象征着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命短暂与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情感深沉而不失自然之美。
节义名门,簪缨华胄,圣朝旌表昭彰。
声誉籍甚,青史注遗芳。
积善偏钟余庆,天地报、芝产中堂。
人希见,九茎并茁,奕烨绚祥光。
应知和气萃,致生嘉瑞,千载永流香。
况家传诗礼,名着吴邦。
百世箕裘不替,庆源远、支派悠长。
君知否,孝诚感格,灵异岂寻常。
大江东流接混茫,金山焦山郁相望。
铁瓮长城北枕江,中有三槐节妇堂,壁立万仞之高冈。
自别母氏归刘郎,中朝琼树摧秋霜。
玉琴不奏双鸳鸯,玉笙不吹双凤皇。
络纬夜啼月上房,烛光照泪垂汪汪。
纺绩给朝莫,群雏忽成行。
生处同室居,死期同穴藏。
新阡种松三尺强,黛色已见参天长。
流脂入地成琥珀,终夜吐燄如丹光。
扬雄与冯道,不异燕赵倡,食君之禄而弗与国同存亡。
呜呼节妇之德不可量。
节妇之发白于雪,节妇之心化为铁。
我歌为继柏舟诗,门户他年耀旌节。
问君读书所,我所在东阿。
东阿何所有,水竹荫陂池。
莺羽飞隼雉,长颈鸣家鹅。
离离原上瓞,濯濯池中荷。
桃源在人世,岂必阳山阿。
今日有良会,同志式相过。
撷我园中蔬,具酒旨且多。
请君考吾磐,和我轩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