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花尽雨霏霏,慢炷沉香熨夹衣。
谁见靓妆临画槛,自耽娇病掩红扉。
烛辉坐久余三寸,带眼愁来减一围。
为报春时最相恨,莫淹归计等蔷薇。
樱桃花尽雨霏霏,慢炷沉香熨夹衣。
谁见靓妆临画槛,自耽娇病掩红扉。
烛辉坐久余三寸,带眼愁来减一围。
为报春时最相恨,莫淹归计等蔷薇。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病春》描绘了一幅春日病中闺阁的画面。首句“樱桃花尽雨霏霏”以凄美的景象开篇,樱花凋零,细雨纷飞,渲染出一种落寞而清冷的氛围。接着,“慢炷沉香熨夹衣”写女子在慵懒地燃着沉香,试图驱散春寒,烘暖衣物,暗示了她的病态和闲适。
“谁见靓妆临画槛,自耽娇病掩红扉”两句进一步刻画女子的孤独,她虽打扮得美丽,却无人欣赏,只能独自倚在画栏边,病弱的身体让她不愿外出,只能关闭红漆门扉,自我沉浸于病痛之中。
“烛辉坐久余三寸,带眼愁来减一围”通过细节描写,女子长时间坐在烛光下,时间仿佛停滞,腰间的衣带因愁苦而显得宽松,形象地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为报春时最相恨,莫淹归计等蔷薇”表达了女子对春天的怨恨,春天的美景反而加剧了她的思归之情,她期盼着不要让蔷薇花开得太久,因为那意味着离归期更远。整首诗情感细腻,借景抒情,展现了女子在病中对春日时光的无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