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
《闻山东盗所谓丁一箭者拥数万众临江破黄州官吏皆保武昌江湖间骚然未知备禦之策感而赋诗》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时危贵权谋,盗贼本王臣。

招徕驾驭之,自足张吾军。

蜂虿固有毒,犀象亦可驯。

恩威傥得所,摩拊还其淳。

光武制铜马,曹公用黄巾。

资其战大敌,且以苏良民。

去年议招抚,乃以此义陈。

置司未阅月,来者如屯云。

奈何力沮罢,坐使复纷纷。

传闻中原寇,铁马动成群。

虎兕出于柙,玉石同其焚。

京辅困抄掠,遂及江湖滨。

东南久平定,郡县无城闉。

天堑非不险,谁与守要津。

古来重镇地,控扼非其人。

小敌已震惧,大者当何云。

人谋自回遹,天意讵不仁。

安得回阳辉,一令四海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在听到山东盗匪丁一箭率领数万大军逼近长江,攻破黄州,官吏们纷纷保全武昌,导致江湖之间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抵御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当时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诗的开头提到“时危贵权谋”,指出在危难时刻,权谋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招徕驾驭之,自足张吾军。”即通过招揽和管理这些力量,足以增强军队的实力。他进一步阐述了“恩威”并施的重要性,“恩威傥得所,摩拊还其淳。”强调了通过恩惠和威严相结合,可以使得这些力量回归本真,发挥积极作用。

诗人举了历史上的例子,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平定铜马叛乱,曹操利用黄巾起义的力量对抗敌人,拯救百姓。这表明在特定情况下,利用敌方力量可以达到目的。去年曾有招抚的提议,但因某些原因未能实施,导致局势再次动荡。

诗人担忧当前的局势,担心中原地区盗匪铁骑集结,如同猛兽出笼,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他忧虑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困境,以及东南地区长期的平静被打破,郡县失去防御工事。他感叹天堑虽险,却无人把守要津,重镇之地若非用人得当,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恢复国家的光明,让四海充满生机的愿望。“安得回阳辉,一令四海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深切期盼,以及对解决当前危机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经验的借鉴,也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冬日杂言五首·其一

茅檐日出胜重裘,饱饭看山倦即休。

识得个中真气味,自然无梦到封侯。

(0)

至日游湖

此心全剥落,今日一阳生。

自分安身计,难逃素隐名。

贫中闻道彻,閒里作诗清。

别有求鱼者,笑余忧思盈。

(0)

冬至

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

脚钱尽处浑閒事,原物多时却再归。

(0)

次韵酬陆放翁

瘦藤白苧岸乌纱,随分酬春领物华。

西崦三椽休问舍,南湖一带近栽花。

眼昏客枕多储菊,肺渴僧庖屡借茶。

无事閒门便早睡,清灯唤起为吟家。

(0)

出郭

酤酒三家市,题诗十里塘。

薄云鸥外影,空翠马头香。

出郭知无事,寻僧有底忙。

终当成野逸,小筑近沧浪。

(0)

琴·其一

只是寻常操,传来便不同。

初疑声已尽,旋觉曲方中。

清碎如章草,和平似国风。

自从今夕听,吾耳一生聋。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