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谢方智善》
《和谢方智善》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潇湘十亩弄柔猗,独染啼斑事已奇。

但爱波声鸣荦确,不须蝇翅避琉璃。

莫疑山路崎岖险,解脱绳桥性命危。

惭愧平生竹上座,得相随处每相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fāngzhìshàn
sòng / wángyáng

xiāoxiāngshínòngróurǎnbānshì

dànàishēngmíngluòquèyíngchìliú

shānxiǎnzhēngtuōshéngqiáoxìngmìngwēi

cánkuìpíngshēngzhúshàngzuòxiāngsuíchùměixiāngchí

注释
潇湘:古代地名,泛指湖南一带,这里形容水边之地。
柔猗:形容水波轻柔的样子。
啼斑:鸟儿啼叫时羽毛上的斑点,这里可能象征生活中的某种变化或情感。
荦确:形容石头粗砺,这里比喻波涛的声音。
蝇翅:比喻微小的事物或困扰。
琉璃:透明的宝石,这里可能象征清澈或纯净。
山路崎岖:形容道路艰险。
解脱绳桥:可能指修行中的某种难关或考验。
竹上座:佛教用语,指修行者在竹林中的静修生活。
相持:相互支持,共同度过。
翻译
在潇湘的十亩之地,我独自享受着宁静,那啼鸣的斑驳色彩已足够奇特。
我只欣赏波涛的轰鸣,如同粗糙的石头碰撞,无需为避开透明的琉璃般琐碎而烦恼。
不要怀疑山路的崎岖险峻,即使在解脱绳桥上,生命也并非毫无危险。
对于一生在竹林中修行的我来说,能与你相伴,已是最大的欣慰,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相互扶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和谢方智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高洁情操与深厚的情谊。

“潇湘十亩弄柔猗,独染啼斑事已奇。”这里运用了潇湘水的柔美景象来比喻友情的纯洁和难得。潇湘是古代对湖南一带的称呼,十亩之地可谓是一片宁静的水面,弄柔猗则形容水波轻柔而又不失活力,独染啼斑事已奇,则表达了这份友情在诗人心中是多么特别和珍贵。

“但爱波声鸣荦确,不须蝇翅避琉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对于真挚友谊不需要华丽外表的肯定。波声之美在于其自然,故无需装饰;而蝇翅与琉璃常用来形容华丽的文词,但在这里被否定,强调了内在之美的重要性。

“莫疑山路崎岖险,解脱绳桥性命危。”诗人鼓励读者不要对前途多所怀疑,即使道路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本性和生命的真谛。这里的山路与绳桥都是比喻,意味着人生旅途中的坎坷。

“惭愧平生竹上座,得相随处每相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责之情,因为过去常在竹下沉思,但现在终于找到了知音,可以共享彼此的情谊。这里的“竹上座”象征着幽深和超脱,而“得相随处每相持”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潇湘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困难保持本真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自我追问和对未来美好情谊的期待。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慈禧太后四旬万寿福州灯联

佛国日熙长,看众生展礼祝釐,只为一人娱爱日;

天家春浩藩,愿大孝推恩锡期,更教六合普同春。

(0)

嘲奕山、奕经联

逆不靖,威不扬,两将军难兄难弟;

波未宁,海未定,一中丞忧国忧民。

(0)

嘲志锐联

可怜光彩生门户;未有涓埃答圣朝。

(0)

堂联

徒有寸丹悬帝阙;竟无尺素达权门。

(0)

门联

堂上双亲寿;朝中一品家。

(0)

徐老茂之菊多佳种惜土瘠不甚茂

委巷启衡门,阴森若岩岫。

帘楹隐群卉,砌药上虚牖。

寄迹市喧外,结契贤豪右。

嗟彼篱落英,蔚为九秋秀。

托志本孤高,非因霜霰瘦。

轻肥薄世尚,浮荣任物候。

谅无金石姿,谁慕松乔寿。

漉巾且相赏,采采以盈袖。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