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

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

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

茅庐肃肃,昔有人焉。其高如山,其清如泉。

其心金与玉,其道砥与弦。

执德没世,落月入地,英名皎然,阳曦丽天。

旧隐寂寂,新篁娟娟。思彼君子,我心如悬。

谷鸟在上,岩花炫前。

鸣泉鸣泉,能使我菀结而华颠。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通过对鸣泉声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友人或君子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鸣泉鸣泉”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水声如音乐般回荡在山间,显示出泉水的清澈与动人心魄的力量。

接着,“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竹林和云雾的情景,其中“拔为毛骨”形象地表达了竹子的坚韧,而“蒸为云气者霏烟”则让人联想到山间的云雾氤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在“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中,“山夔”和“野翟”都是古代对异兽或奇特物象的称呼,这里用来比喻那位君子之高洁与不凡,强调了他们的品格无法被世间所掩盖。

随后,“茅庐肃肃,昔有人焉。其高如山, 其清如泉”描述了一处宁静而古朴的茅庐,那里曾经有位君子居住,其德行之高远犹如山一般,其心灵之纯净也像泉水般。

“其心金与玉, 其道砥与弦”则直接表达了对那位君子的崇敬,他的心灵堪比黄金和美玉,他所走的道路坚定不移,如同砥石和琴弦一般。

在“执德没世,落月入地,英名皎然,阳曦丽天”中,“执德”指的是君子对道德的坚持,“没世”则是时间的流逝,“落月入地”形象地表达了光辉与美好的消失,但“英名”即使在他们离去后,也依然闪耀着光芒,照亮整个天空。

接下来的“旧隐寂寂,新篁娟娟。思彼君子,我心如悬”表达了诗人对于昔日友情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之情,心中有着难以平复的情绪。

最后,“谷鸟在上,岩花炫前。鸣泉鸣泉,能使我菀结而华颠”则是诗人再次描写山谷中的景色,以及泉水的声音如何影响他的情感,使他内心的忧思与欢愉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君子德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昔日友情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谢景思少卿药寮二首

先生数亩园,种药一何盛。
子知医国手,元自谙药性。
愚溪植仙毗,服食每自信。
伏波收薏苡,初不避谗柄。
牛溲马渤辈,并蓄用必慎。
我知若人心,欲了世閒病。
君非山中相,疑即句漏令。
问讯紫金丹,刀圭宜有赠。

(0)

菩萨蛮·垂虹亭下扁舟住

垂虹亭下扁舟住。
松江烟雨长桥暮。
白纻听吴歌。
佳人泪脸波。
劝倾金凿落。
莫作思家恶。
绿鸭与鲈鱼。
如何可寄书。

(0)

蓦山溪·楼横北固

楼横北固,尽日厌厌雨。
欸乃数声歌,但渺漠、江山烟树。
寂寥风物,三五过元宵,寻柳眼,觅花英,春色知何处。
落梅呜咽,吹彻江城暮。
脉脉数飞鸿,杳归期、东风凝伫。
长安不见,烽起夕阳间,魂欲断、酒初醒,独下危梯去。

(0)

题雎阳双庙二首

渔阳哭骑满关东,百战孤城挫贼锋。
唐室兴亡击公等,九原可作更谁从。

(0)

青田壶碧筩酒

酿忆青田核,觞宜碧藕筩。
直须千日醉,莫放一杯空。

(0)

烛影摇红·楼雪初消

楼雪初消,丽谯吹罢单于晚。
使君千炬起班春,歌吹香风暖。
十里珠帘尽卷。
正人在、蓬壶阆苑。
卖薪买酒,立马传觞,升平重见。
谁识龟头,去年曾侍传柑宴。
至今衣袖带天香,行处氤氲满。
已是春宵苦短。
且莫遣、欢游意懒。
细听归路,璧月光中,玉箫声远。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