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阁凭将结绮猜,留仙裙带斗春来。
汉宫蜡烛传铜雀,不逐昆明劫火回。
楼阁凭将结绮猜,留仙裙带斗春来。
汉宫蜡烛传铜雀,不逐昆明劫火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楼阁凭将结绮猜"起笔,暗示了楼台高耸,绮窗掩映,仿佛在猜测着远方的故事或传说。接下来的"留仙裙带斗春来"则借用了仙女的裙带与春天竞艳的意象,表达了春光的美好和对超凡之美的向往。
"汉宫蜡烛传铜雀"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提及汉宫中的蜡烛传递着神秘的气息,仿佛连接着铜雀台的过往,暗喻宫廷秘事和历史的流转。最后,"不逐昆明劫火回"则以昆明池的火灾为典故,寓意这些历史的痕迹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而是如蜡烛般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即使经历了劫难,也依然坚韧地留存下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神话与人间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历史传承的深沉思考。
金风成阵。正蓼岸水香,芦渚烟净。
遥见重岚似染,澄波如镜。
新凉透向单纨早,问流光、木犀香近。
露浮莲薏,云沈菰米,一番深靓。畅好是、冰轮渐映。
恰宝相空明,纤尘都尽。篱角秋声,摵摵更添蛩韵。
年时记得携幽侣,擘涛笺墨华痕沁。
谁知此日,朱旗画戟,未输清兴。
烟波宽几许。抖擞青蓑垂钓去。恰流水、桃花时节。
对西塞山前,一双飞鹭。高风可溯。
倩生绡、三尺留取。看历历,笔床茶灶,泛宅画中住。
今古。逃名渔父。怕东华、软红如雾。江湖自结鸥侣。
正柳下移船,菰边分路。美人共兰渚。
又何必天家赐与。仙槎上,此生有分,鼓枻带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