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雉玄城架□寥,玉华仙宇郁岧峣。
丹书北斗玄光合,黄道中天紫气饶。
泮水载阳秋月皓,清风归洞野云消。
梅花閤上春如海,铁鹤仙人放玉箫。
百雉玄城架□寥,玉华仙宇郁岧峣。
丹书北斗玄光合,黄道中天紫气饶。
泮水载阳秋月皓,清风归洞野云消。
梅花閤上春如海,铁鹤仙人放玉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自然之美。首先,“百雉玄城架寥寥,玉华仙宇郁岧峣”两句,以“百雉”形容城墙之高大,以“玉华仙宇”象征仙人的居所,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郁岧峣”则生动地描绘了仙宇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仰望星空的感觉。
接下来,“丹书北斗玄光合,黄道中天紫气饶”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神秘的氛围。北斗星与丹书的结合,以及黄道上的紫气,都是古代文化中象征吉祥和神圣的元素,表达了对宇宙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泮水载阳秋月皓,清风归洞野云消”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泮水,可能是指泮池,常用于古代的学宫或书院,此处可能象征知识与智慧的源泉。秋月皓洁,清风徐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同时,“归洞”与“野云消”也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梅花阁上春如海,铁鹤仙人放玉箫”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梅花阁上,春意盎然,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春天的海洋中。铁鹤仙人,放声吹奏玉箫,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赋予了场景以生命和活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宇宙和谐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倚筇人懒,正昏鸦秃树,古城秋晚。
蓦忆著、王粲当时,搁归计西风,鬓霜轻换。
异地登临,恨犹带、故园心眼。
问乡愁此际,不用悲笳,已是难缓。年芳去人渐远。
对沉吟尚有,图画疏散。
纵赚得、词赋江关,叹踪迹平生,倩谁能绾。
有限回程,奈也被、暮云遮断。
更凄迷、夕阳尽处,数声过雁。
山川以人重,风日信清美。
子陵有钓台,遂专桐庐水。
盘曲七里泷,舟行如瓮底。
当年蹈海人,晞发曾经此。
天在万山中,阳乌匿葭苇。
一恸上西台,残年哭知己。
人间果何世,来日殊未已。
空存汐社名,留作沧桑纪。
我来九月暮,拍拍凫雁起。
孤筇与夕照,萧瑟同千里。
伤高莫回首,临流先洗耳。
难酬烈士心,悠悠阅众死。
西风飒然来,归去吾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