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三洲景,江山一望蘋。
白云村数点,菉树馆真人。
闲坐亭中石,静观洞里春。
青霄昂首近,竹杖欲飞尘。
吾看三洲景,江山一望蘋。
白云村数点,菉树馆真人。
闲坐亭中石,静观洞里春。
青霄昂首近,竹杖欲飞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崇祯三年冬至日游览三洲岩时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吾看三洲景,江山一望蘋”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仿佛引领读者一同远眺,将三洲的美景尽收眼底。接着,“白云村数点,菉树馆真人”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云雾缭绕、村落隐约、绿树掩映、仙人隐居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闲坐亭中石,静观洞里春”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悠闲心境与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坐在亭中的石头上,静静地观赏着洞内春天的景象,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青霄昂首近,竹杖欲飞尘”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天空的向往和内心的自由追求。抬头仰望,似乎能触及那高远的青天,手中的竹杖似乎也想要脱离尘世的束缚,飞向那无垠的天空。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超越现实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在游览三洲岩时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朱实挺江南,苞品擅珍淑。
上林杂嘉树,江潭间修竹。
万室拟封侯,千株挺荆国。
绿叶萋以布,素荣芬且郁。
得陈终宴欢,良垂云雨育。
伊我洪族,源浚流长。奕奕清济,代有兰芳。
允兹二秀,挺干朝阳。于彼原隰,徽命是将。
受言帝庭,观风上牧。逸翰双举,为腓为服。
遍轨瓯吴,萦涂海陆。岌岌貂冕,辚辚华毂。
帝格文祖,握瑞持衡。庆逾高邑,兆属大横。
王道无外,乾路昭亨。近臣展事,上介倅行。
微微下国,川纡路阻。蔼蔼王人,匪遑宁处。
巡仪既畅,私宴亦叙。置酒式歌,披衿寤语。
戒途在日,复路回舟。霜结暮草,风卷寒流。
情劳东眷,望泫西浮。崇君远业,敬尔芳猷。
早欲寻名山,期待婚嫁毕。
二事虽云已,此外复非一。
忽闻龙图至,仍睹荣光溢。
副朝首八元,开壤赋千室。
冠缨曾弗露,风雨未尝栉。
鸣玉响洞门,金蝉映朝日。
惭无小人报,徒叨令尹秩。
岂忘平生怀,靡盬不遑恤。
于铄赵生,载德相绍。挺此令嶷,素质皎皎。
投迹清规,研思至道。拟秋厉节,晞春振藻。
厉节伊何,如霜之荣。怀玉匿采,抱兰秘馨。
藏器俟贾,潜秀养英。海蓄其流,山积其壤。
表崇望显,源深润广。仰惟我友,含光昧爽。
谁谓未章,今将宣朗。守真良难,知德者鲜。
贤不闷时,乐在为善。陟彼弥高,流川日远。
无忧不至,敦尔攸践。道有夷险,遇有通否。
骥不称力,士贵所履。识归要会,岂嫌涂轨。
苟非德义,于我糠秕。泉竭龙逝,树茂鸟聚。
郁彼北林,招其侪侣。嗟我孤根,枝叶胥胥。
岁寒靡托,远播江渚。济济京华,俊乂并凑。
悠悠遐裔,我独是赴。哀此离群,悲彼孤陋。
非无新好,人则惟旧。义著往叶,分珍来裔。
庶几与子,终兹不叙。岂如冬夏,寒暑易节。
斯诚既者,信不待誓。实望嘉赠,披怀发中。
直谅未闻,属致谦冲。投于幽谷,诫之已崇。
客过行云,虚其旋风。导以水柔,示以火急。
宽猛相济,孰能企及。古人难慕,洪流叵挹。
躯小裁博,余将焉袭。翟氏载离,陈张终辱。
交以时利,胡能不黩。窃怪吾子,自疑末俗。
愧以沙砾,何言金玉。
《答赵景猷诗》【魏晋·曹摅】于铄赵生,载德相绍。挺此令嶷,素质皎皎。投迹清规,研思至道。拟秋厉节,晞春振藻。厉节伊何,如霜之荣。怀玉匿采,抱兰秘馨。藏器俟贾,潜秀养英。海蓄其流,山积其壤。表崇望显,源深润广。仰惟我友,含光昧爽。谁谓未章,今将宣朗。守真良难,知德者鲜。贤不闷时,乐在为善。陟彼弥高,流川日远。无忧不至,敦尔攸践。道有夷险,遇有通否。骥不称力,士贵所履。识归要会,岂嫌涂轨。苟非德义,于我糠秕。泉竭龙逝,树茂鸟聚。郁彼北林,招其侪侣。嗟我孤根,枝叶胥胥。岁寒靡托,远播江渚。济济京华,俊乂并凑。悠悠遐裔,我独是赴。哀此离群,悲彼孤陋。非无新好,人则惟旧。义著往叶,分珍来裔。庶几与子,终兹不叙。岂如冬夏,寒暑易节。斯诚既者,信不待誓。实望嘉赠,披怀发中。直谅未闻,属致谦冲。投于幽谷,诫之已崇。客过行云,虚其旋风。导以水柔,示以火急。宽猛相济,孰能企及。古人难慕,洪流叵挹。躯小裁博,余将焉袭。翟氏载离,陈张终辱。交以时利,胡能不黩。窃怪吾子,自疑末俗。愧以沙砾,何言金玉。
https://shici.929r.com/shici/ip2q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