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西湖·其六》
《秋日西湖·其六》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风夜半捲庭槐,卧听邻翁晓圃开。

稚子相呼入林去,应知病果落莓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西湖边的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与生活气息。

首句“西风夜半捲庭槐”,以“西风”点明季节为秋季,且以“捲”字形象地描绘出秋风之猛烈,将庭院中的槐树卷动,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展现了秋夜的独特景象。

次句“卧听邻翁晓圃开”,转而以听觉为主,描述诗人静卧聆听邻家老翁在清晨时分打开园门的声音。这里不仅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节奏。

第三句“稚子相呼入林去”,画面转向活泼的孩子们。他们相互呼唤着,步入树林中,充满了童年的欢乐与探险的期待。这一场景与前两句的宁静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一句“应知病果落莓苔”,以孩子们可能发现病果落在莓苔上的情景结束全诗。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暗含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界的规律。同时,这一句还巧妙地呼应了首句的“捲”字,从秋风的动态到果实的静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循环。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邻里、孩童和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与季节更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寄郑长卿

吾宗自昔有升沈,况复姬嬴远至今。

世讶孙枝发枯蘖,人推祖德返遗金。

螭头未必云萦佩,谷口何嫌雪满簪?

自恨衰年多病苦,药囊时乞细探寻。

(0)

薛玄卿鹤斋

君家少保已登云,留得青田貌后真。

乌母督仙须显驾,羽车骖乘必长人。

听经香案孤撑雪,啄菌瑶阶每遇春。

迟子吹笙明月下,丹砂乞与顶头巾。

(0)

题夷僧写兰卷

老禅昔从日本来,足踏万里鲸波开。

金仙所居太霞上,五色芝草为楼台。

国香中有兰与蕙,成丛托根在蓬莱。

老禅一见契幽独,叶叶茎茎在心目。

砚坳盛得楚芳魂,九畹春风种华玉。

紫鳌背开龙伯宫,千柱结搆神施工。

妙高台上醉挥墨,光云闪映珊瑚红。

贤王分茅甸南服,万马屯云夜如簇。

独延老师至王宫,霜毵毫蘸松煤绿。

为书蛟龙古奇字,喷雾拿云看不足。

老禅担簦东入吴,白虹夜腾西太湖。

飞墨何分醉和醒,高天顷刻青模糊。

横挥直抹恣图写,太虚空里无精粗。

诸方非无大床坐,合让主席候挥鈇。

只缘自有宝玉刹,千层楼阁金银铺。

人间腥腐蜗一壳,蠛蠓聚散真斯须。

定追他日议天统,大沛法雨滋焦枯。

(0)

王元刚竹所

手种新梢已拂云,满林苍翠乱纷纷。

龙蛇影动当窗见,鸾鹤声来隔座闻。

东里先生常直造,西邻隐者欲平分。

沧江岁晚多霜雪,与尔知心独此君。

(0)

莲花鲊为顾从母夫人寿

采花曾入水云乡,谁有仙人服食方。

分饷恰如芦菔味,开包犹带芰荷香。

瑶池阿母亲曾造,画桨吴姬恐未尝。

更折碧筒来送酒,一时称寿献高堂。

(0)

送娄所性回金陵别业

楚甸惊尘满客衣,古之贤达在知几。

山中桂树我将老,江上草堂君独归。

刁斗连城严肃肃,旌旗垂野净辉辉。

金陵酒熟还相忆,莫遣诗筒信使稀。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