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何萧萧,明月照我床。
仰见鸿雁飞,下视青萍光。
思我同心人,翱翔入帝乡。
帝乡万馀里,双阙云中起。
七政齐玉衡,三公慎调理。
被服睨圣贤,冠佩何翩翩。
及此相交结,岂怨羽翰别。
见龙利文明,贞士持苦节。
北风何萧萧,明月照我床。
仰见鸿雁飞,下视青萍光。
思我同心人,翱翔入帝乡。
帝乡万馀里,双阙云中起。
七政齐玉衡,三公慎调理。
被服睨圣贤,冠佩何翩翩。
及此相交结,岂怨羽翰别。
见龙利文明,贞士持苦节。
这首诗《送关子喜王崇闇二子入都作》是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通过描绘北风、明月、鸿雁、青萍等自然景象,以及对帝乡、圣贤、龙利文明等象征性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道德品质的坚守。
首句“北风何萧萧”,以北风的凛冽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哀愁。接着“明月照我床”则在对比中引入了光明与温暖,为离别增添了一丝慰藉。诗人抬头望见“鸿雁飞”,鸿雁南迁的场景象征着二子即将前往京城,展开新的旅程;低头“下视青萍光”,青萍的光芒虽微弱,却也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思我同心人,翱翔入帝乡”表达了诗人对二子的深厚情感和对他们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帝乡作为理想之地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道德完善、社会和谐的向往。接下来的描述“帝乡万馀里,双阙云中起。七政齐玉衡,三公慎调理”,描绘了帝乡的宏伟与秩序,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被服睨圣贤,冠佩何翩翩”则赞美了帝乡中圣贤云集、礼仪井然的景象,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最后,“及此相交结,岂怨羽翰别。见龙利文明,贞士持苦节”表达了诗人对二子的鼓励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坚守正直,即使面临离别也不失为龙之利,保持文明与节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对理想社会和高尚人格的追求。
胡蝶来从胡蝶洞,南园先集罗浮凤。
凤衰久作接舆歌,昨夜蝶酣庄叟梦。
东家西家胡蝶飞,蝶黄蝶白争春晖。
罗浮大蝶真凤子,暂憩华堂还翠微。
屈生却自翠微出,欲走名都怀道术。
卜居未忍便沈湘,修辞莫是身曾漆。
藻思如餐婀娜花,翱翔远食琅玕实。
神仙之侣不可羁,还待怜才重惜之。
文章被服人尚爱,况乃吐纳生神奇。
送君凤皇台畔去,去去逍遥君自知。
芙蓉侧理莹鹅毛,翡翠回波濯兔毫。
画成如玉应名玠,不觌甄妃讶姓曹。
拂石有声聆泗磬,种兰将采问湘皋。
名士何妨矜独立,画师惟肖羡同袍。
同袍袍色华春草,同心心结娇文褓。
待聘逢君席上珍,迷邦笑我怀其宝。
怀宝席珍从屈伸,光仪物色总传神。
扇中鸾影秦王女,阁上麟图汉代臣。
臣是素丝还绣像,女贻彤管用书绅。
奇字近耽扬子宅,微辞回动宋家邻。
宋邻扬宅才情出,花屿芗林保昭质。
谁复罗胸有众星,谁能晞发临初日。
养德曾如纪渻鸡,植根肯变淮南橘。
风流将尔乐衡门,年少何从奏宣室。
宣室兰台意不忘,琅玕绕屋坐江乡。
千秋必向青云附,什袭还看宝轴装。
《丹青引为朱二文晖题真》【明·陈子升】芙蓉侧理莹鹅毛,翡翠回波濯兔毫。画成如玉应名玠,不觌甄妃讶姓曹。拂石有声聆泗磬,种兰将采问湘皋。名士何妨矜独立,画师惟肖羡同袍。同袍袍色华春草,同心心结娇文褓。待聘逢君席上珍,迷邦笑我怀其宝。怀宝席珍从屈伸,光仪物色总传神。扇中鸾影秦王女,阁上麟图汉代臣。臣是素丝还绣像,女贻彤管用书绅。奇字近耽扬子宅,微辞回动宋家邻。宋邻扬宅才情出,花屿芗林保昭质。谁复罗胸有众星,谁能晞发临初日。养德曾如纪渻鸡,植根肯变淮南橘。风流将尔乐衡门,年少何从奏宣室。宣室兰台意不忘,琅玕绕屋坐江乡。千秋必向青云附,什袭还看宝轴装。
https://shici.929r.com/shici/Ghyle9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