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檐种露桃。
一洞烟霞人迹少,六行槐柳鸟声高。
星分夜彩寒侵帐,兰惹春香绿映袍。
何事爱留诗客宿,满庭风雨竹萧骚。
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檐种露桃。
一洞烟霞人迹少,六行槐柳鸟声高。
星分夜彩寒侵帐,兰惹春香绿映袍。
何事爱留诗客宿,满庭风雨竹萧骚。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环境,文昌宫附近有一位仙人曹,他在红色的屋檐下种植着露桃。诗中通过“一洞烟霞人迹少”表达了这里的人迹罕至,给人以远离尘世的感觉。六行的槐树和柳树间传来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格外清新。
夜晚,星辰闪烁,天气转凉,诗中通过“星分夜彩寒侵帐”形容了这一自然景象。而春天到来时,兰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与绿色的衣袍相映成趣。诗人似乎在邀请一位诗客留宿,享受这满庭的风雨声和竹林中的萧萆之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静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嗟我江湖人,野性实疏简。
况从衰病侵,事事益以懒。
岂不思自强,所资乃有限。
但爱江夫子,平生事高散。
维于读书动,昼夜不去眼。
每劳从事贤,独使簿书绾。
挥署曾不劳,兼人信无赧。
有时倦欲休,就席初不煖。
邻友更借书,丁丁叩门版。
尤厌吏舍喧,牛羊閧棚栈。
不如归吾庐,静对日晼晚。
诗成还示我,足以惊幽孱。
身由疲病难从政,性本颛愚不学禅。
到老岂能成一事,饥餐渴饮谩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