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
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
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故人荣此别,何用悲丝桐。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
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
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故人荣此别,何用悲丝桐。
诗中“明主重文谏”一句,表达了君主对文臣直言进谏的重视,这是理想政治状态下的美好写照。紧接着“才臣出江东”则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臣子从江东地区崭露头角,得以展现其才能。
“束书辞东山”中的“束书”指的是整理书籍,准备启程,而“辞东山”则是告别之意。这里暗示诗人即将离开一个地方,可能是因为仕途的变动或是受到召唤。“改服临北风”一句,则表明了对于新环境、新任务的适应与准备。
“万里望皇邑”展现了一种远眺的心境,诗人在遥远的地方向往着都城的壮丽。而“九重当曙空”则是对皇宫深处的描绘,九重之意喻示了皇权的高大与难以接近。
“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两句,是对仙境般美好景象的描写。芙蓉阙、蒲桃宫都是古代神话中描述的仙境之处,诗人通过这样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两句,则是对皇帝日常生活的一种想象。天子(指皇帝)还未起床,而宫中早已有人开始工作,这里传递了一种朝廷运作的忙碌与紧张。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两句,诗人自比为古代圣贤,与仙鸟(鸳鸾)相伴,其意是表达了个人才华横溢、声望显赫的满足感。
最后,“故人荣此别”则是对于旧友告别时的情景描写,而“何用悲丝桐”则表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对于离别不必过分哀伤,因为诗人认为朋友间的荣耀与成就本身就是最好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皇宫壮丽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祝福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春园如吾庐,居停偶相许。
双松既以荫,片石遥可语。
夫人惠然来,清风散孤墅。
茗论欲入弦,花情亦浮醑。
栖迟每无恒,飘摇感云绪。
却缓山中期,眷此人外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