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滥觞泛,嶓冢象天淙。
三澨峡流过,九江川气冲。
入南垂禹迹,会北带尧封。
是渎首群渎,朝宗惟地宗。
藏精在箕斗,戢浪息蛟龙。
来往济商旅,耕桑利士农。
海门汇知近,泽国势观重。
归极保皇极,吾滋絜矩恭。
岷山滥觞泛,嶓冢象天淙。
三澨峡流过,九江川气冲。
入南垂禹迹,会北带尧封。
是渎首群渎,朝宗惟地宗。
藏精在箕斗,戢浪息蛟龙。
来往济商旅,耕桑利士农。
海门汇知近,泽国势观重。
归极保皇极,吾滋絜矩恭。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壮丽景象,以及它们对国家的重要性。诗人以“岷山滥觞泛,嶓冢象天淙”开篇,形象地描述了长江源头的壮阔与气势,仿佛天地间的一条巨龙在奔腾。接着,“三澨峡流过,九江川气冲”进一步展现了长江的蜿蜒曲折和磅礴之势。
“入南垂禹迹,会北带尧封”则将视野扩展至更广阔的地理空间,长江与汉水的交汇不仅是一条自然景观的融合,更是历史文化的交汇点,象征着古代先贤的足迹与智慧。诗人通过“是渎首群渎,朝宗惟地宗”强调了长江作为众多河流之首的地位,以及它最终汇聚大海的宏伟目标,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藏精在箕斗,戢浪息蛟龙”则运用了星宿的比喻,暗示长江深藏不露的智慧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江中生物的敬畏之情。接下来,“来往济商旅,耕桑利士农”则转向了人类社会,赞美了长江对经济活动、农业生产的重要贡献,是商旅的通道,也是农民的依靠。
最后,“海门汇知近,泽国势观重”描绘了长江最终汇入大海的场景,象征着国家的广阔与深远。而“归极保皇极,吾滋絜矩恭”则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敬仰,以及对道德规范的遵循,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