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宫阙生芳草,犹抱愁心泣夕阳。
无那东风增惆怅,有时寒雨助凄凉。
声随流水涓涓远,血染残红黯黯伤。
莫向山斋悲旧苑,晓钟微月梦初长。
已知宫阙生芳草,犹抱愁心泣夕阳。
无那东风增惆怅,有时寒雨助凄凉。
声随流水涓涓远,血染残红黯黯伤。
莫向山斋悲旧苑,晓钟微月梦初长。
这首诗《子规》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愁。首句“已知宫阙生芳草”,以宫阙的衰败象征往日繁华的消逝,芳草的生长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接着,“犹抱愁心泣夕阳”一句,通过子规鸟(即杜鹃)在夕阳下哭泣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舍。
“无那东风增惆怅,有时寒雨助凄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东风本是温暖和煦之物,但在诗人眼中却增添了惆怅;而寒雨则直接加剧了凄凉之感。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声随流水涓涓远,血染残红黯黯伤。”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色彩的描绘,将情感推向高潮。流水的声音渐行渐远,象征着美好时光的不可追回;而“血染残红”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伤痛,红色的血液仿佛是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痕迹。
最后,“莫向山斋悲旧苑,晓钟微月梦初长。”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在山斋中为过去的美好时光悲伤,而是要面对现实,让心中的梦想在黎明的钟声和微弱的月光中慢慢延伸。这既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复杂心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君不见子列禦寇居郑圃,四十馀年人莫睹。
外游不若务内观,食豨如人忘尔汝。
又不见玉川先生洛城里,闭关不出岁踰纪。
狂吟大句语惊人,劝之请谒辄掩耳。
古来贤达贵安闲,岂务奔走尘埃前。
深居简出悔吝少,治心养气精神全。
我念奇穷自平昔,险阻艰难多所历。
十年京洛困齑盐,五载江湖负羁靮。
比沭天恩处闲散,琳宫赋禄容家食。
老僧参罢返林泉,病马力疲栖皂枥。
扫除一室空复空,收还魂魄安其躬。
衣冠深藏罢应接,杜门却扫闲奴僮。
放怀书史得真乐,坐忘乃与希微通。
不须疑我何为尔,亦有文字如长虹。
长安城边边地永,万里沙场地无井。
秦人掘土土作城,城下窟深胡水冷。
汉家将军号都护,西征上陇寒日暮。
野驼跑水无处寻,饮马长城窟边去。
长城窟,古来战死多白骨。
征人半作马下尘,犹向阴山斗驰突。
去时胡天霜雁鸣,归见玉关春草生。
将军功高封列城,斗死伍符无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