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乞巧》
《乞巧》全文
唐 / 林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ǎo
táng / línjié

jīnxiāokànxiāoqiānniúzhīqiáo

jiājiāqiǎowàngqiūyuè穿chuānjìnhóngwàntiáo

注释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注释2

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翻译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译文

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赏析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气的浪漫场景,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七夕今宵看碧霄"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和氛围,设定了一种神话般的梦幻背景。"牵牛织女渡河桥"则具体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河桥成为他们爱情连接的象征。

下两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展现了民间对这对神话中恋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乞巧"一词含有求取智慧、技艺之意,在这里则是希望获得爱情的智慧和技巧。"望秋月"表达了人们在明亮的秋夜仰望月亮,心中萌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穿尽红丝几万条"则是对传说中牛郎织女之间用来维系关系的红线进行形象化的描绘,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爱情不懈追求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既有神话色彩,又充满人间温情的画面,表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共同向往。

作者介绍

林杰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忍之清兄入天目

之子南方去,环声过霅溪。
桃花春自睹,药草雨遍齐。
法座高秦望,迦音满会稽。
何时开六叶,一为止儿啼。

(0)

三祖乾元寺塔

五叶开将半,三衣传未央。
远来承补位,敢惜弃轮王。
日耀飞槃玉,山青舍利光。
一回投五体,千界入清凉。

(0)

后缓声歌(丙午都下感时作)

作山作峨嵋,作人为仲尼。
峨嵋积霜雪,仲尼恒栗烈。
清琴发云韺,蜩螳如沸羹。
周公下贫愚,福缘终与俱。

(0)

鹅鸭行

烹雏凫,炰豢鹜,坐君高堂醉醽醁。
酒到胡床天地宽,酲余索饱黄粱熟。
怜君寿不似青天,青天自怜亦复然。
请看醉中春电歇,庭阶狼籍柳花眠。

(0)

感怀诗(四十首。有序)

昨日去何之,今日还复来。
寒暑相首尾,年华挽难回。
吾身与造化,拈弄两徘徊。
安能婴世网,胸次生尘埃。
¤

(0)

和陶杂诗(六首)

云布始成雨,事立在能豫。
厚风催大翼,始可图南翥。
半生经世念,暗逐水流去。
与世既以疏,于身亦何虑。
伊吕康四海,此身已难如。
州县吏徒劳,庙堂人要住。
大亏山林宽,而有容我处。
逍遥随化迁,君子何忧惧。
¤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